
邱黎,男,生于上世纪70年代,笔名文学探究者,江苏徐州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2018年8月入选中国文化人才库。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网会员,香港诗人联盟、香港诗人报社永久会员,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戏剧家协会会员,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理事,中国燕京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员。《中外文化传媒》、《诗词文艺》、《冰洁诗刊》、《中国诗》、《中国好诗》、《诗文艺》、《世界诗人》、《中华文艺》、《清风世界文学》、《燕京诗刊社》签约作家、诗人。曾获:中国当代德艺双馨艺术家,“感动中国”新时代诗词风云人物奖,中国散文网中外诗歌散文先锋人物,全国诗书画先进人物,全国首届黄河文学奖,21世纪诗歌骑士奖章,创世纪诗歌奖,诗文艺诗歌奖,中国诗歌艺术奖,中国诗歌艺术魅力男士奖,中国诗歌会第一期中国明星诗人,中国首届黄金诗词文颁奖盛典黄金诗歌奖、黄金诗辑奖、金至尊金奖,全国首届长江文学奖最具才华诗人奖,第一届中外诗词桂冠诗人,全国第五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中华文艺首届“精英杯”全国文学创作邀请赛一等奖,诗文艺中国诗歌金手指一等奖,清风世界文学全国首届“文豪杯”诗歌大赛金奖,第四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首届中国风雅颂诗歌奖银奖,全国首届红高粱文学奖银奖,中国新诗百年十佳影响诗人,中国当代十大实力诗人,《中国好诗》中国十佳男诗人奖等。三百余篇(首)作品在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和结集出版,代表作有《在春天想你》、《思念》、《只想你在我身边》、《陪我看月光》、《给小柔的诗》、《高铁的车窗》、《那年芳华》等。微信公众号:邱黎原创诗歌。
中师毕业三十年同学聚会之咏叹——你是我的姐妹兄弟
文/邱黎
见与不见 你就在这里
微与不微 你都在群里
三十年的岁月如白驹过隙
蓦然回首 往事历历
师范的情谊值得珍惜
青春的友谊值得珍藏和回忆
还有那份懵懂的爱意
一辈子都挥之不去
多么希望时光机器带我们回到过去
把那段青葱的岁月再来演绎
最想做的也许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也许会对心中的那个她大声说出——你就是我的独家记忆
忘不了老师谆谆教导的话语
忘不了青春年少焕发的朝气
忘不了读书的誓言是为了国家的基础教育
忘不了在母校三年的学习是人生最难忘的经历
还记得你的纯真
还记得你的努力
还记得你年少轻狂的勇气
还记得你裙裾飞扬的美丽
还记得三字一话把基本功练习
还记得琴房里重复的旋律
还记得联欢会上你表演的才艺
还记得第一次为你写诗内容已想不起
还记得自习课小说看得入了迷
还记得课后抄你的课堂笔记
还记得难忘的小实习 大实习
还记得借书借作业借橡皮就是想和你拉近距离
还记得校园里留下的青春足迹
还记得一起说过的话 一起唱过的歌曲
还记得好朋友间也曾闹脾气
还记得心里常牵挂的那个你
还记得艺术节上你优美的舞姿
还记得运动场上你矫健的身影
还记得学生会竞选你精彩的演讲
还记得校刊园丁上你隽永的才气
还记得每个月饭菜票拼在一起
还记得你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还记得一支香烟抽出了成长的烦恼
还记得一起喝酒就是江湖义气
还记得郭大侠把射雕英雄传演绎
还记得许文强上海滩传奇
还记得琼瑶阿姨窗外的故事
还记得费翔一把火燃烧的帅气
还记得八五年第一场雪的美丽
还记得八六年世界杯的神奇
还记得八七年朦胧诗带给我们的惊喜
徐志摩 顾城 海子 舒婷这些名字都是大神级
还记得八八年的流行歌曲是大约在冬季
齐秦的狼性和长发是成长的印记
从毕业季到现在我们经历了三十年岁月的洗礼
虽然年近半百
青春的模样依然很清晰
经常有这样一个画面出现在脑海里
四十八个兄弟姐妹还像从前那样坐在教室里
那将会是多么神奇
如果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天体
老同学间的距离就是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即使三十年不曾联联系
即使一时模糊了记忆
依然不会忘记
因为你就是距离我最近的星球——宇宙间最近的距离
这就是我们的成长
那样一段难忘的 美好的 温暖的 独一无二的时光
像一首回味悠长的老歌
像一篇耐人品味的好文
一代中师
终成记忆

冬至
文/邱黎
黑龙江盖着厚厚的棉被睡着了
黄河走累了 在十八弯处歇息
长江患了轻微的感冒 力道弱了一些
只有珠江还像小伙子一样不知疲倦地奔跑
鼓浪屿眺望着台湾岛
我在南方思念北方的饺子
和妈妈的白发
冬至 数九

鼓浪屿
文/邱黎
轮渡不厌其烦
拉近了厦门岛和鼓浪屿的距离
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入又退去
白色的泡沫颠簸出了欲望
贪婪地带走了琴岛的容颜
和一首好听的歌
一地的三角梅
有一瓣是不舍的心事
凤凰木在九月才能赴约
大叶榕和小叶榕根连着根
厦门金门本是兄弟
菩提树下还有一个行者
看着夕阳下教堂前美丽的新娘
睡梦中
鼓浪石敲响了约定的讯号
朝阳跃出海面
映红了日光岩的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