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这是诗人贺敬之笔下故乡延安的变化。但是近几年来,我的家乡洛宁县河底镇牛渠村也“换了新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今年已六十有余,几十年的耳闻目睹,感触最大,影响最深,最具起色的是两批驻村干部。他们务实真干,处处为村民办事谋福利,不愧为党派来的优秀干部。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作为村民一员,总认为牛渠村由贫变富的辉煌历史,应该记载下来,让村民及后代子孙永远铭记。

第一批驻村工作队是八十年代公社党委委员李栋才一行四人。驻村几年中,起早贪黑,战天斗地,带领牛渠村民封山育林,坡地变梯田;起滩垫地,荒滩变良田,彻底改变了牛渠村吃粮靠统销,花钱靠救济的贫困生活。村里人人有饭吃,户户有余粮,家家有新房,成为远近有名的富裕村。其感人场面至今依然在脑海浮现,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第二批是县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杨潮波带领驻牛渠村帮扶工作队一班人,及河底镇包村干部、脱贫攻坚责任组长马长明在村干部的极力配合下,不辞辛苦,访贫问苦,逐一落实,造册排查。进一步和村干部整思路,谋规划,筹集资金,让村容村貌大变样。村里脏、乱、差现象彻底根除,呈现出整洁干净、焕然一新的景象。驻村工作队进村后,发现村里的路,多年失修,坑洼不平。各家都没有排水管道,脏水污水顺路自流。特别是冬日结冰路滑,学生上学、村民行走出现滑倒骨折现象。组长杨潮波想办法求助爱心团体,社会贤达。功夫不负有心人,洛阳涧西物业爱心团曾4次来村现场查看,洛阳市宝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裴学勤掀起了爱心捐款活动,带头个人捐资1000元,其他职工纷纷效应,不到五天捐款36300元。杨潮波又向县政府反映情况。县政府办公室出资3万元、洛阳涧西物业爱心团又进村后发现村里的路,多年失修,坑洼不平。村干部临时组建施工队,疏通排水管道,硬化了破碎道路,建排水管道161米,雨水排查井8座,横截沟二道。学生有新课桌,村民出入道路平坦了,一个个 脸上露出了笑容。

追昔抚今,感慨万千。特别是年老人相互议论说:“这批干部真好,给咱村办理这么多好事,稀罕。” 过去村里村外洋垃圾到处都是。大风一刮满天飞,谁见谁烦。家家门前,横七竖八堆满杂物、砂石,把道路挤得很窄,车辆行动很不方便。工作队干部和村干部做出决定,要彻底整改。发动各家各户行动,并动用了大型机械,铲的铲,运的运,几天功夫,户户门外墙壁又刷了白漆,道路宽了,杂物不见了,村里村外焕然一新。村依旧是村,却已旧貌换新颜。

前几天回家,村外道路两旁又栽上了绿化树,别具一番景象。洒水车在来回穿梭;施工队工人正在“咣当咣当”垒护坡砖墙;顺村公路要加宽,传出伐树倒地“扑通”声;电焊工正在焊接宣传规划大牌;工作队干部和村干部一行在指导下一步新的计划。大家都在忙碌之际,一辆黑色的轿车“嘎”的一声停在了大伙面前,从车上下来两位精明的青年,干部们都凑上去握手言谢。从村干部们言谢声中已知是来献爱心的。时隔几日,初夜回家,通往村庄道路两旁又装上了路灯,透明的灯光下,辉映出一条宽阔的进村路,两旁的绿化树分外庄重严肃。村边竖起雄伟壮观的宣传牌。上面有习近平总书记向人们挥手明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多么亲切可敬的话语,似暖流浸人心田。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正当陶醉在惬意时,传来阵阵舞蹈音乐伴奏声。抬头远眺,一群青壮妇女在村活动广场演练广场舞。村容村貌变样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在逐渐的兴起。学校教师杨丽萍组织起留守妇女舞蹈队,并自费购置舞衣、舞具,有力提升了人们的精神素质,极大活跃了村里人们的文化生活。透过明亮的灯光,激情的舞蹈,动情的舞姿,更让人喜上眉梢,充分体现出新时代村民扬眉吐气的精神风貌,彰显了人民获得感及社会优越性。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去年还为村里建了6个垃圾池,拿出4500元为村里路灯缴了电费,解决了村里路灯不亮问题。今年又发动爱心企业为村里捐款1.8万元,为进村道路架设太阳能路灯,制作党建及美丽乡村宣传条幅。

这两批工作队都是谨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古训,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用实干为乡村振兴“强筋健骨”,用实干书写乡村振兴的灿烂篇章,他们都是脱贫攻坚战的功臣。我们每一名干部都应该学习他们视人民群众如亲人的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民官,想民事,知民意,解民忧。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乡村振兴讲究的是实干,只有脚踏实地的奋斗,才能交出满意答卷。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扶贫干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做下去,精准脱贫工作一定会做进农民的心坎里。

作者简介:吴电智,洛宁县河底镇牛渠村人,热衷于家族文化研究,现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理事。


识别二维码可以领红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