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娟:河南洛阳偃师市人,洛阳作协会员,洛阳小小说学会会员,河南闪小说学会理事,作品以杂文随笔和小说居多。
四个人的日子一个人过
文/刘瑞娟
几年前,先生跟风要送儿子出国读中学,我和儿子双双反对。
儿子的理由是:他有种被遗弃的感觉,再者也听不懂外国人说话。我的理由和他的大致相同:儿子的汉语还没有学好,再让他出去学英语,若干年后,我该如何和他沟通交谈。如果真有出国的几百万,还不如在国内给孩子买套房子呢。
于是,先生不再说让儿子出国的事儿。我安安稳稳过了四年儿女绕膝的生活。
今年,儿女们都上了高中,寄宿于校内。儿子带着同情的语气说:“妈,从现在起,你真成了空巢老人了。”
随着儿女们长大,我成为空巢老人是迟早的事儿,我早有心理准备,不过经儿子带着同情的语气一说,我心里还真有点儿空落落的。
儿女们上学后的第一周,我每天早上如约和同学一块儿去打一个多小时的羽毛球,上午去公司开会学习,下午找个美容院消遣消遣,其余的时间玩玩开心消消乐。一周时间眨眼之间就消磨掉了,周末,儿子一进家门就关切地问:“妈,你这周都干的啥?我们不在家的日子你咋度过的?”
我无言以对,只好反问:“你这一周都干的啥?”
“我这一周可辛苦了,每天早上5:20起床,6:00早读,6:30全体学生站立读书,6:50跑步到餐厅吃饭,7:20到教室站立读书,7:50宣誓,8:00~12:00上课,12:40进班上自习,13:30在教室午睡,14:30宣誓,14:40~18:00上课,18:30进班上自习,18:30~22:00上课22:20熄灯睡觉。”儿子喋喋不休地诉着苦。这作息时间表,他的班主任早就通过校信通传达给我们每个家长了,所以,我劝慰他说:“高中阶段就得学会吃苦!”
“那你这周干的啥?学的啥?”儿子继续追问。
我确实无言以对,我不能对他说我玩儿了一周“开心消消乐”。
当晚,我打开“当当网”和“亚马逊”搜寻了半个小时,一口气搜寻了十多本书:“成为小说家”、“文学理论新编”、“基础写作教程”、“文学写作教程”、“新编大学写作教程”、“畅销书写作技巧”、“汉语词汇文化”、“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决定从此开始在家陪着孩子读书。不过我读的这些都是我感兴趣的书,不会像孩子们读书那样艰难枯燥。
先生也回来了,带回来生肉熟肉几大兜,还有梨和石榴等水果。“如果不想做饭,得改变一下饮食习惯,不要经常吃剩饭、剩菜、麻辣粉和米线,每天吃点牛肉水果,早上坚持晨练,打羽毛球不能间断。不要每天捧着手机玩开心消消乐,费眼”
我一个人在家还真的不经常开火做饭,周末孩子们在家时,我烙上一大摞煎饼或者蒸半锅米饭、炒上几盘菜,等他们走后,剩下的饭菜放在冰箱里够我吃上三四天了,偶尔馋了,就狠狠心上街吃顿米线或者麻辣粉儿。一凑活,马上就又到周末了,孩子们回来,我继续忙活着煮牛肉、炖排骨、买烧饼;开始又一周的吃剩饭循环。
儿女们听到先生的话,也都提议说:“以后做饭少做点,够吃就行,不要总是吃剩饭。”
四个人的日子,我一个人过。按照他们的心愿,每天早上按时出门晨练,晚上按时回家看看书,先从《文学理论新编》看起,如果不玩开心消消乐,这些书大概一学期就能读完了。偶尔再抽空出去走走看看开开眼界,不能再做儿子眼中空虚无聊的空巢老人了。这不?今晚熬的玉米丝儿粥,烙了一个葱花油馍,就上自己腌的萝卜丝儿,美美的吃了一顿晚饭。厨房里飘出来的葱花香味儿,让家中增添了不少烟火气,温暖多了。
2018.10.7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