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吗?
教育部新规定:小学要学习129篇古诗文;初中已经开始要求整本书阅读;高考卷面字数已经从原来的7000字到10000字,阅读能力要求大大提升。意味着不阅读,在考场上连题都做不完!
同时,阅读能力还体现在每一门学科!除了应试教育以外,您孩子“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藏在他的气质里!
新规一发布,聪明的家长都开始大力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近日,朋友圈被一个5岁男孩的简历刷屏,不到5岁,有1500字的识字量,会背百首古诗,最令人震惊的是他的阅读量:每年阅读量达到了500本!
巨大的阅读量、清晰的逻辑、丰富的经历……不少网友发出感慨:“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都这么优秀呢!”
现在基本都是80后的妈妈,作为母亲,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好,将来有出息。
普遍的家长都开始纷纷找补习班、送孩子参加补习,谁也不甘落后,都给自己的孩子报了补习班,有奥数、作文、英语等等……家长每天除了陪孩子做学校布置的功课外、还要应付补习班大量的训练题……
即使在周末,孩子也不能睡懒觉,上补习班就像赶场子似的,要么在补习班、要么在去补习班的路上。孩子实在撑不住了,有的家长还会发脾气说:“成绩比你更好的人,还在比你更努力,你没资格睡。”

你一定以为你的孩子是学霸,这么努力肯定是班级前几名,事实结果却是,孩子就算那么累,成绩却倒数。
却不知道没有阅读能力,再多的补习也白搭
其实与辅导题目差不多的题目,如果出的更灵活一些,他就被难住了。补课老师教的,孩子会了,补课老师没教的,孩子照样不会。原因很简单,大量重复的训练,忽视了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能只靠偏执的做题,更关键的在于提升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很多参加补习的孩子都会有这种情况:凡是爱阅读的孩子成绩不会差,不爱阅读的孩子学习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美国最杰出教育贡献奖得主、著名教育家(美籍华人)张桂莉表示:“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好的根源就在于没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从而影响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甚至是学习兴趣;所以妈妈和孩子越累,孩子成绩越差,这种现象很普遍。”
作为家长,谁不知道让孩子大量阅读的好处?有些家长就是不知道让孩子读什么?怎么读?
早在50多年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就有结论:“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各项学习的基石,大量研究表明:阅读兴趣与写作、理解力、视野、求知欲等各种各样的基础学习能力息息相关。 在此沈静告诉各位家长,抓紧让你的孩子阅读国学经典吧!
因为小学的教学大纲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认字量是2500字。
一部《道德经》五千言,不重复的字有1800个,论语不重复的字有1399个,加起来就是3199个字,区区两部经典书就把国家教学大纲计划的小学认字量给灭了。而我们的孩子多可怜啊,晚上写、认生字,背课文,哪一天是晚上八点之前做完的?哪一天不是早上七点前起床的?如果我告诉你,你的孩子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六年,只是认了2500个不重复的字,而且这些字没有生僻字,没有高难字,都是以小猫钓鱼为起点的简单字。六年的付出,你……心酸吗?值得吗??
所以,我们要尊重学校的教育,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迷信学校的教育。再好的老师,也没有四十六颗心去一一面对每一个孩子。有一天,孩子问题重重的时候,别人从来也不会说这个孩子没有学校教,只会说什么啊?对了,没家教。《千字文》有1000个字,《论语》是16000个字,《道德经》是5000个字,《易经》是24000个字,一年孩子读完了数万字,认字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你还用担心孩子的成绩跟不上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