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诗人忠阳,江苏徐州市人,现居新疆伊宁市,年七十又六 新疆建设兵团第四师 退休干部 ,兵团作协会员,诗词学会理事,现系新疆现代诗歌总社顾问,近几年各网络平台推出诗作千余首,自创老顽童体 艺无止境 活到老 学到老 写到老
《掏 出 心 里 话》
文/忠阳康妮
穿上老羊皮袄
御寒不透风
有了真正的体验
文学创作才能立下新功
我讲讲亲身经历哟
改革开放时代好 就是好
我生在旧社会
长在红旗下
走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
晚年说说真心话
我们的民族 我们的国家
没有老一代人不怕流血和牺性
就没有人民共和国
苦难的人民摆不脱水深火热
中国人的真正觉醒 是推翻三重大山
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又一次的觉醒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走好自已的独特色彩的光明正道
我们不争斗 不再内乱
彻底的搞改革开放
四十年的路程 终于走到了稳定繁盛的今天
我是一个文化人 青年时代就爱写作
懂得创作源于生活
艰苦的环境 曲折的摸索
少不了迷茫 但坚信先进文化的方向
晚年的精力旺盛
碰上了百花齐放的文艺春天
网络时代真正好
我从封闭中走了出来
来自大漠 来自草原 的我
放开了眼界 不再是固步自封的头脑
心怀信念 交结了天下的良师益友
从边疆到中原 又到江南 再到了福泽五洲
转战东西南北 到了广州 香港文学平台
最终走向海外 寻到亲密之友
面向诗歌世界
我的体验值得一提 广为宣传
改革开放的时代
我们放开了眼界
我们自已的爱好
今天才尝到了收获的硕果
没有红太阳的照耀
我就不可能
茁壮成长
没有一个宽松的大时代
我们不可能高歌
高举先进文化的大旗
新老文艺人才多多创作
再一次思想的大解放
创作领域来一次新的开拓
诗和远方有缘
走向世界的诗作
才能有恒久的生命力
犹如高山顶上的青松
犹如勃勃生机的长青藤
感人的心里话
诗评 鸿音:
赏阅忠阳康妮师亲《掏出心里话》这篇好文 真真实实感受到作者从内心写出的文字 感恩我们的党 感恩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好处多
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国力迅猛发展壮大 人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作者从 穿的老羊皮袄御寒不透风写起 引发文学创作有了真正的体验才能立下新功
然后详细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 因为作者生在旧社会 长在红旗下 走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 各个时期都有深刻的体会 才能在四十多年的宣传教育工作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诗人高度赞扬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 是老一代人不怕流血牺牲 换来的太平世界 推翻三座大山把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了出来 共和国的成立 人民群众获得了大翻身
中华民族站立起来了 醒狮从此斗志昂扬 新中国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以及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诗人说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走好自己独特色彩的光明正道才有出路 不争斗不内乱 一心一意搞建设 才成就了今 天繁荣昌盛 稳定的社会
接着诗人 将话题转到自已身上 说自己是一个文化人 从青年时代就开始写作 懂得创作源于生活 在艰苦的环境下慢慢摸索前行 在迷茫中坚信先进文化的方向 肯定了自己的晚年精力旺盛 创作热情高涨 碰上了百花齐放的文艺春天 大赞网络时代真正好
自已从封闭中走出来 走过大漠 草原 开阔了眼界 可见人生阅历之多 为作者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心怀信念 结交了天下的良师益友 头脑不再固步自封了 这时作者的创作走向了更大的空间
从边疆到中原再到江南 转战东西南北 福泽五洲 香港文学平台 最终走向了海外 寻到了亲密之友 面向诗歌世界
作者个人的经历 反映了时代的进步 歌颂改革开放时代形势一片大好 宣传自己的爱好 通过努力获得了丰硕成果 精神境界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让自己更加热爱写作这份宣传事业
作者说道没有红太阳的照耀 没有一个宽松的大时代 就不可能有如此热心的创作干劲 作者的热情创作也影响着所有文艺工作者 并大力呼吁新老艺人多多创作 高举先进文化大旗 拓宽思想 走向更加辽阔的诗和远方
最后作者点明 只有走向世界的诗作 才有恒久的生命力 如高山顶上的青松永不倒 如勃勃生机的长青藤不断攀缘才能永放光芒
作者的诗歌文笔清晰细腻 字里行间蕴涵着饱满的热情 读之振奋人心 催人奋进 文段比较长 含接紧密 思路宽广一气呵成 围绕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经验 展开赞扬改革开放政策好 暖暖的文字 知足感恩的心跃然纸上
感谢忠阳康妮师亲的正能量好文 鸿音受之感染学到了很多东西 真诚力作感动人心 鸿音为师亲佳作点个大大的赞

鸿音,广东人 旅美诗人 评论家,曾任教师,原名吴纯芳,喜唐诗宋词 写了大量古体诗
近期又酷爱写诗评 真诚结交 诗文会友 颇受誉评 艺无止境 孜孜追求美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