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朱爱琼自由诗的
艺术特色
徐好斌
在盘古文化艺术交流群里,活跃着ndl、明月照清泉等一批热爱写诗、并写得不错的女作者。在自由诗作者中,朱爱琼、张燕,禹岩等人的作品都相当优秀。现就朱愛琼自由诗的主要艺术特色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生动、贴切的形象思维
毛泽东说:"诗要用形象思维"。《辞海》里说,形象思维是“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的图画”。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画是无字的诗,诗是无形的画。不同的是在创作中要给这"诗画”以一定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罢了。朱爱琼显然深知这其中的关系,所以她在诗里就特别注意用形象表现概念。例如《风景在心上》:
一缕轻风
抖落露珠的忧伤
窗台的菊花
探首遥望
阿公阿婆河边收网
把昨夜的梦捡装
雨后初晴
蔚蓝的天空透亮
冬日的晨光里
你是那一抹暖阳
让故事在菊香里芬芳
莫道人生沧桑
风景在心上
心静天地宽
孤芳自赏也时尚
露珠当然不会有"忧伤”。窗台的菊花也不会"探首遥望”。生活的故事哪能在"菊香里芬芳”?在这里,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句,表达了主人翁对人生的正确态度、诗意描写和美好向往。生活中尽管有困苦、忧伤,但他(她)们象轻风抖落露珠一样乐观对待。阿公阿婆昨日下网、今早收网,分明是盼望网网多鱼,却说是菊花“探首遥望”。不说捡装鱼而说成是捡装梦,借用这些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表达了主人翁盼望生活的故事芬芳多彩的理想。
形象思维的最佳方式是丰富的想象。作者在她的许多作品里都很好的展现了这种能力。如她在巜漫坝》诗中要"让落叶的潇洒轻盈步伐”,为的是让"千年的枯树依然发芽”。要"把残荷的目光煮成茗茶",盼望"來年又是一池荷花”。还要将"快乐别进发卡,生活调成诗画”,"开闸放洪","莫让人生漫坝,淹没庄稼”。作者想到的是不让"脑子进水”致生灾害。这里庄稼只是代名词,自然界中的漫坝会淹没庄稼,而且不止是庄稼,而人思想上的"漫坝"会祸及人生,为害更甚。
二、娴熟、高超的表现技巧
所谓表观技巧,一般理解就是通常所说的赋、比、兴以及形容、白描、夸张、问答、虚实结合和小中见大等手法。娴熟的掌握这些方法,从而能将诗写得视有形、听有声、嗅有味、触有感、思有情,而非写成毫无诗味的政治论文或押韵的标语口号。
毛泽东说:“诗要含蓄,不能象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赋也可以用”。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兴是诗人的两把金钥匙,在诗词写作中非常重要。朱爱琼的诗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些方法。如《情网》:
老屋的墙上
挂着那扇网
是父亲常披的衣裳
缝补的针线
留有母亲的指香
河里撒网一张
捕获希望
背篓里装着岁月
把阳光涂在
儿女们的脸庞
池塘里划圈
打捞生活的篇章
鱼香在油灯上闪光
母亲的眼睛
录制孩子们的吃相
东家月子婆娘
西家老人病床
炊烟里飘着鱼香
好哥们唠嗑
树梢上挂月亮
飞瀑流年
金秋送爽
时光把印章
篆刻在父母的脸上
弓一样的脊梁
时不时背着鱼网
把喜悦炸得金黄
这里诗人熟练运用了大量比、兴手法,使诗写得丰富多彩、生动感人,产生了极强的精神感染力。作者把那扇网比作"父亲常披的衣裳”
,捕获鱼类比作捕获希望。把撒网形象的比作"池塘里划圈",“打捞生活的篇章”。
把母亲的眼睛比作录像机,
"录制孩子们的吃相”。把岁月形成的皺纹比如成时光篆刻在父母脸上的印章……恰当形象的比兴活脱脱凸现出两位勤劳善良、关爱子女、乐於助人、和睦乡里的农民夫妻形象。试想,如果就事论事直写,就算加上再多的形容词,写成"父亲极用力地撒网”,"母亲深情地看着孩子们吃饭的神情","父母脸上布满一道又一道的皱纹”,能有如此摄人的感染力吗?
三、自然、考究的音韵运用
俗话说"诗与韵俱来”。押韵,是诗词与散文、杂文、政论文章等文体的最主要区别之首。如果不押韵,尽管你将文章如诗的格式要求一样排列成长短句,那也不能叫作诗。这里不是说文章唯诗为好,各种文体都可以造就千古不朽的名篇。但诗就是韵诗,无韵不成诗、不为诗。《史记》写的何等好啊
!它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史记》毕竟不是《离骚》,因为它不押韵。
朱爱琼的自由诗特别注意在押韵上下功夫。其一,
她特别注意押韵的情感色彩或称"明亮度”。在《风景在心上》、《漫坝》、《情网》、《升华》和《冬夜》五首诗中,她三首用了"阳
韵”(ang,iang,uang),两首用了"麻韵”(a,ia,ua),而且都是用此韵部中的平韵(阴平,阳平)。这些韵字一般发声响亮,较易于表达明朗、坚决、昂扬向上的主题,而表达正义、崇尚光明正是作者最为关心的内容。
其二,她特别注意用韵的连贯性。一般在一首诗中,她只用一个韵,一韵到底,一气呵成,给人以深刻印象和愉悦感。小诗不象长调,如果一诗多韵会损害诗的整体形象,产生杂乱感。
其三、她特别注意在寻找韵中字词时提炼出那些生动丶贴切的词语来为主题服务,而这是需要精心检索和用心组合的。如在《风景在心上》诗中,她就选用了
"忧伤"、"遥望”、"捡装”、
"透亮"、"暖阳"、"芬芳”、
"苍桑”等既准确又生动的词语,给人以优美、深刻的印象。
以上我们从形象思维、表现技巧和音韵运用三个方面分析了朱爱琼自由诗的主要艺术特点。她写景景美,叙情情真,论事事明,明理理淸,状物物活,言志志显,虽然诗作不算高产,但她坚持"宁要少些,但要好些”的态度,几乎篇篇都是精心之作。当然,朱诗的特色还不止这些,这里就不再一一论述了。
朱爱琼的诗作也有不足之处,如个别诗作可能限于篇幅,主题交待不够清楚,读者不易弄懂其准确含义,这就影响了诗的感染力。也许作者是想让诗“朦胧”些。但我认为,能让广大受众看懂或基本看懂应是诗人应循的要义之一。唐诗是中国诗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但你看浩瀚唐诗中除极个别诗人如李商隐的有些诗较难懂外,绝大多数诗人的诗既明白如画又是绝妙好诗,可见要求易懂並不影响诗品。
以上分析不一定到位,也不一定准确,还望方家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