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汽车上禁止吸烟,还有摄像头,那些烟瘾子你想抽烟就得忍着,忍到下车再抽。
火车上早就禁烟了,你想抽就得到车厢的连接处,经常坐火车的人就能看那些扒拉在车厢两头的烟鬼们去过把瘾。
除了车上,候车室、售票厅都会禁烟,同时指定抽烟者必须到指定的地点去抽。这叫人性化管理,不是老让你憋着。就算是家里,老婆也会命令你去阳台或是外面抽,你不能影响你的家人吧。
令人欣慰的是建筑工地上也开始禁烟,有些工地管理者推出烟头罚款令,发现一个烟头罚款"五十元"等。有些西装革履的工头在工地上发现烟头马上就会捡起来,完全不会顾及西装在身的派头。原来他也怕罚款呀!
不可否认,禁烟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体现,公共场合吸烟害人害己,总不能让那些无辜的人被动吸烟吧。

可是,本人认为禁烟的力度还不够,还有一个盲区被人们忽视。那就是建筑队的民工大宿舍,有的民工大宿舍打地铺,左右两排有二十多人,少者八九个人。晚上天冷又没有取暖设备,所以民工们把门窗塞的严严实实。躲在屋内横七竖八横卧两侧,几乎都在抽烟,吞云吐雾范儿十足的牛。地上的烟头都能扫上一堆,整个房间密不透风乌烟障气。
这种地方是没人管的,也没法管。说是公共场所吧,却是有隐私的卧室。不是公共场所却又有那么多人。象这种没有话语权又不自知自爱的草根们,没有人会在意这个地方的。
也许有人会说,他们自已都不爱惜自已,自己不把健康当回事也只有活该了。
可那些不吸烟的少数人民工呢,他们也需要这份工作来养活老婆孩子。却被关在这密不透风的屋子里被动的二次吸烟,他们也活该给这个禁烟的盲区买单吗?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北京朝阳区一工地办点事。办完事之后已是深夜了,就在工头(老板)宿舍住上一晚。

晚上有烦心事睡不着,就独自一人岀去走走。尽管下着雪,我全然不顾寒冷,走到民工宿舍门口时,我见一小伙子躲在一拐角处玩手机。我就和他拉上话聊了一会,原来他是躲避民工宿舍的烟味,小伙说过年了他很需要做这份工,到年底能挣万把块吧,孩子们的学费全指望它了,老婆身体也不好。他自己岀点力倒没啥的,只是不想在这屋里薰着。他知道我能写点小作文,就希望我能写岀点什么禁止吸烟的文章,能引起社会各界来观注这个盲区,可我才疏学浅真的很惭愧……
我想到这集体宿舍去看看,便推开他们的房门走了进去。好家伙乌烟障气好恶心呀!烟头子、酒瓶子到处都是,多少天没打扫了。我进去也没有随手关门,背着手沿着很窄的中间过道巡视了一番,他们也见过我、知道我,只是莫名其妙地着我,眼神里透着藐视或漠然,有点僵持的感觉。我们都没说活……
我走出房门也没随手关门,接着"呯"地传来重重地甩门声震动耳膜,还捎来一句谩骂:"牛逼个啥,真没教养"
我回到房间躺在床上,工头也在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我不适应就把窗户打开了一个缝。我想和他讨论一下抽烟的事情,他的回答让我目瞪口呆无话可说。

我说:
"大哥抽烟有害健康少抽点"
"谁还能不死,多大点事呀,死了去求"
他说。
"自个身体多注意点,反正抽烟没多大好处,"
我劝道。
"我爷爷大碗吃肥肉,大口吃烟酒,活了九十九。那些什么专家呀,医生呀,明星呀,都死的可早啦。现在这个社会嘛,机器高速运转,人体高度紧张。生活压力太大,抽烟能缓解人的紧张情绪、能解乏,所以有益健康。"
我不再理他了,这种人有的是歪理死犟死犟的。透过窗户远远地望去,公路那边的民工宿舍门前,小伙子还在玩手机,有时也起来转转逛逛。外面雪花飘飘,室内却烟雾萦绕。不到十二点他别想进屋睡觉了。
(小伙子不希望文章里有他的名字,也拒绝用我偷拍他的照片,我也觉得那些让人恶心的图片,实在是有碍观瞻。可我真想帮助小伙子,被动去默写,并非灵感来潮,却不知写了些什么。倘若您能看到拙文,请高抬贵手转出去。)

作者简介:周少杰,曾用名周旭阳,网名残缺的翅膀。河南洛宁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农民工。喜欢拙诗:《咏菊》野菊无语漫山岗,无与牡丹争芬芳。已是深秋冬将至,傲立寒风吐清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