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叔
文/心如蓝天
由于多年在外奔波,关于老家的记忆,大多已渐渐淡去,而一位远房叔叔的往事,却时常让我难以释怀。
那是十年前的一个深秋的夜晚,利用从部队回乡探亲的机会,我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去拜访这位曾给我的童年留下过美好记忆的大叔,并同其进行过一次深入的交谈。
大叔,为人正直,人长的也不错,但因为家境贫寒,一直没有女人愿意嫁给他。已经五十岁多的他,还只能和年近八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成家这一起码的人生需求,对于他来说,竟成了一道几十年都无法逾越的鸿沟。
大叔仍旧住在那座老宅子里,由于老久失修,三间老屋四壁透风,室内的陈设与儿时的记忆没有太多变化,只是二奶奶卧病多年,家里没了先前的生机。
由于多年没有回老家了,见到我时,大叔显得特别亲切。寒暄过后,大叔兴奋的说:“大侄子,今年我特别高兴,你二叔(其弟)结婚时和你二奶奶住院时欠下的债务,这些年已经让我还的差不多了。等这季的花生卖过之后,我再到镇上的大窑干上一冬天的活,估计到年底就可以把欠下的债还清了”。大叔叹了口气又说:“如今我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已经不指望成家了,就盼着你二叔的孩子———小明,能够好好上学,将来能有个好出息,别像我……”
“往后我还得好好攒钱,一定再盖两间好一点的房子。我要备上书桌和书包,好让小明放学后可以多个去处,什么时候想来我这儿读书都行。”
老人说着,说着,两眼充满了希望的光……
而我听着,听着,不知何时早已泪眼朦胧,分不清那是悲哀,还是高兴……
如今十多年又过去了,大叔的生活境况,时常像一块石头,重重的压在我的心头。我常常为自己不能为其做点什么,分担点什么而苦恼。而大叔那乐观的生活态度,却又时常鞭策着我,激励着我。
不久前听人说,二奶奶早已过世了。这些年来,大叔凭着手中勤劳的羊鞭,已经成了扬名镇上的老羊倌了,在其年界六十岁时,终于与一位寡妇组成了属于自己的“家”。
如今的大叔,日子过的有滋有味,而他那倍加呵护的侄子———小明,也已成为某名牌大学的学生了。
据说,大叔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让二奶奶过上一天富足的日子,也没能让她看到儿子有这么好的归宿。
我那目不识丁的大叔,以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对“希望”二字的不懈追求,既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也给他周围的人带去了受用不尽的精神食粮。
我的的确确被振撼了,不由得又重新审视起自己来。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曾遇到过许多的困难与挫折,也曾有过奋斗和追求。但我与困难与挫折的抗争,对希望“二字”的追求,与这位大叔相比,显得是那么的苍白、乏力。
真不知该怎样感谢这位大叔,是他使我看清了自己的肤浅与无知,也让我领略了困难、挫折面前,怎样才是真正的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