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据史载: 中国◎沈阳,西汉时期已具城市轮廓,称“侯城”;唐代改称“沈州”;公元921年,辽太祖移民至此修筑土城;金代时期金太祖攻占沈洲,沿用“沈州”之名;1296年,元代重建土城,改沈洲为“沈阳路”,归辽阳行省管辖,由于沈阳地处沈水(浑河)之北,以中国传统方位论,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故改沈洲为沈阳。从此,“沈阳”这一名称正式出现在史料上,距今已有702年的历史。1386年,明朝改“沈阳路”为“沈阳中卫”;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并在沈阳城内着手修建皇宫(今沈阳故宫);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改“沈阳”为“盛京”;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为陪都;1657年 ,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沈阳又名“奉天”;1911年,辛亥革命后,沈阳成为奉系军阀统治的首府;1923年,正式设立奉天市政公所,沈阳首次出现市的建制;1929年 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后,改“奉天市”为“沈阳市”;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并侵占沈阳后,又将“沈阳市”改为“奉天市”;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奉天市”恢复“沈阳市”名称;1948年11月2日, 沈阳正式解放。1953年 沈阳市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沈阳市改为辽宁省辖市;1964年,中共辽宁省委决定设立沈阳专区;1993年, 原铁岭市的法库、康平县划归沈阳管辖,新民县撤县建市。至今, 沈阳市辖和平、沈河、大东、皇姑、铁西、于洪、苏家屯、东陵(浑南)新区、沈北新区和棋盘山开发区10个市区以及新民、辽中、法康、康平4个县(市)。
把沈阳建设成为中国的重要城市,人居适宜、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都,是每一个沈阳人的责任。沈阳市文联有《诗潮》双月刊弛名诗坛;有女诗人火凤凰创建的《沈阳头条》文学专栏,誉满海外诗坛。
《沈阳头条》,是所有文学者的沃土!
《沈阳头条》,是故乡播种乡情的春天!
(沈 阳◎火凤凰执笔)

忠阳康妮简介
诗人 忠阳 实名张忠阳 网名老顽童 现忠阳康妮。江苏徐州市人,现居新疆伊宁市。
文学作品百万余字 主要写记实文学 报告文导 文学评论 晚年着力现代诗歌创作 及指导。已发表诗作千余首 金牌主播骄阳 绿谷
青青草 白云等名家诵读六十余首抒情诗 叙事诗。近期在香港 世界诗联 等海外网络上推出某些作品 受到专家 学者 博士 读者誉评。
诗作在城市头条推出后,累计阅读者数十万。
新疆兵团作家 诗词协会理事 新疆现代诗歌总社顾问 惠川文学社新疆分社顾问。
《念起少年的远足》
文/忠阳康妮
老啦 想起少年远足之行
我的故乡是古彭城
楚汉文化的圣地
读高小 我就懂得了
楚汉之争不在勇
贵在有智有谋
我的贤祖张良
坐在山头吹箫
幽情的思乡曲
吹乱了楚兵之心
怀乡厌战 士气低落
助刘败项建立了大汉王朝
我的老师教学有方
不是关在教室去死读书
每年阳春三月
组织去野外远足
我们像快乐的小鸟
欢跳着 歌唱着 格外开心
去云龙山 去九里山 去大运河
河上有座平面石板桥
传说有九十九孔桥洞
谁数也数不精确
不是多一孔 就是少一孔
说来好神奇
大河的小河杈 我们捕鱼捉虾
美滋滋地喝上自煮的鲜鱼汤
留下永不消退的记忆
少年的远足
练了脚力
增强了毅志
有了远行的心念
敢走出十里路 百里远
了解 熟悉 热爱 野外的自然
从小就产生了乡情 明白一大 道 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底
芝山石诗评:
欣赏忠阳先生《念起少年的远足》
先生《念起少年的远足》很美的回忆。
这是一首回忆及浪漫的诗,诗很美。
美就美在诗的少年童心里。那远足的经历,美好难忘!
去“云龙山”、“九里山”、“大运河”等等,经历真美!
美就美在那挥之逾浓的乡土、乡音、乡情……。
诗中的少年美,反映了诗人的心境美。
美,贯穿了诗的始终,也饱满着诗人的心田!
2018.11.27.即兴

诗评者简介:
芝山石,原名金齐鸣。1957年出生,安徽无为人。我的家乡,地处皖中,南濒长江,北依巢湖,富饶美丽。
专长书画 诗歌 音乐爱好者。现为惠川文学社特邀文学评论家。
金建民(奥地利)诗评:
欣赏忠阳先生《念起少年的远足》
少年的远足,走过了千山万水,走出了甜酸苦辣,走向了无限好的夕阳。看江山美好,悟人生真谛。
路在脚下千里行,漫漫长路始于零。
忠阳老师心美,诗美,少年远足回味更美。

简介:金建民,青田人,侨中文学社编委,中国爱情诗社成员,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鹤城中学教师。现侨居奥地利。爱好音乐,书法,养生。
美国文友 鸿音诗评:
老师亲 鸿音刚打开手机 非常美好的诗篇 温情 向往少年 快乐

鸿音,广东人,教师,原名吴纯芳,喜好唐诗宋词,现旅居海外,笔耕不辍,学无止境,多谢大家的支持,今后继续努力!
垂谷诗评:
今天一早拿起手机,就看到了忠阳大哥的新作《念起少年的远足》。
诗人想起少年时期的往事。
他的故乡是江苏的古彭城,乃楚汉文化的圣地,其族家谱证明,又是张良的后代,打小就懂得了 楚汉之争不在勇,贵在有智有谋。
思乡曲
乱楚兵
尊祖乃西汉三杰之一的谋臣“助刘败项建立了大汉王朝
诗人回想以前那个时代的学生生活,学校经常组织有益活动,而不是像现在封避式的应试教育,单纯的追求分数第一 。
阳春三月时组织去野外远足,那时叫拉练。诗中描写出其心情
“我们像快乐的小鸟
欢跳着 歌唱着 格外开心。
记得大运河的河上有座平面石板桥,传说有九十九孔桥洞,当时没有一个人能数准的,不是多一孔 就是少一孔,很神奇且有趣。
大河的小河杈 我们捕鱼捉虾
美滋滋地喝上自煮的鲜鱼汤
留下永不消退的记忆。”
少年的磨炼,锻炼了体格,增强了毅志,为诗人一生的坚韧不拔的性格打下了基础。也使得诗人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爱戴,融入了浓浓的的乡情 , 俗话说得好,羊皮厚了不透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是走出来的。只有经历过,才有真感受,诗人的生活经历铸就了他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浪漫的情怀,有爱国爱民的格局。
跟着诗人的诗一起走入了他的往事,也洞察了诗人成长轨迹和成才的必然性。
好诗! 一首追忆少年时代学习生活的好诗,一道学生远足风光的好诗 !

韩军,笔名垂谷,曾经的中学数学教师,企业管理者,安徽财经大学硕士生导师,游历颇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