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高东卫,1978年生人,空军退伍。世界高氏武术联盟顾问,世界高氏武术人物志主编,小延安诗社社长,省诗词协会会员,确山县作协副主席,2017驻马店年度好人,驻马店市政协委员。
今晚,我陪娘睡
发布时间:2017-03-24
□高东卫
今天是我的生日,没有惊动任何人,包括妻子和朋友,也许他们都忘了吧。

中午,我的饭店有两桌客人,饭后我去了小镇,一方面采购明天的食材,一方面想买点儿做手工水饺的原料。
夜里有一桌客人,也是来此过生日的。上完菜后开始包水饺,水饺是娘的最爱。可能在娘一生的印象中,吃水饺是一种幸福和奢望。

回到老院的时候,夜已深。在大门外踌躇一会儿,怕娘已入睡,细看之下见娘房间的灯光微亮,大门也没有落锁。
锁上大门,我悄悄地推开娘的房间,娘已入睡,只是旁边多了一个被窝,娘一定知道今夜我要回来。娘是不会忘了儿子的生日的。
端详娘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我放下手中还冒着热气的水饺,轻轻地为娘掖好被角。怕惊醒娘,我便和衣躺了下来,躺在那个娘一直等儿归来的被窝里。
刚记事时,农村磨面总是先把麦子用水淘一遍,把漂在水面上的杂质捞净。
每逢此时,我便趴在娘的后背上,双手搂着娘的脖子,嘴里念叨着:“背着娘上食堂,背着娘上食堂。”娘很幸福,从没嫌累过。
从小娘就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要尊老爱幼,要知恩图报,要以诚待人,助人为乐。现在,这些也成了我教育儿子的道理。

娘年轻的时侯,身材高挑,面相细白精致,梳两根长辫子,漂亮极了。这些年,娘真的老了。娘年轻时为我们姐弟几个吃了太多的苦,落下了腿疾,每逢阴天下雨,腿疼病便会发作,可娘默默忍着。
现在我真的开了个小食堂——卧龙湾山庄。“背着娘上食堂”的话还时时在耳边想起,可是我再也不愿娘来饭店了,因为我知道,娘那一辈的人是闲不住的。娘为这个大家庭操劳了一生,我不忍不愿娘再去操劳了。
我让十二岁的儿子陪着老娘,夜里我不论在哪儿,不论多么累都不会关手机,我怕娘万一有事找不到我。
娘,今天是儿的生日,儿回来了。今晚儿子陪着您睡,让儿子在梦中背着您上食堂吧!

娘
文/高东卫
在六十年代嫁给一个有地主成份的青年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魄力的。一个十六岁,身材高挑,面容秀美,性格倔强的少女嫁给了我的父亲,她就是娘。
在父亲很小的时候爷爷便去世了, 两个姑姑出嫁后便剩下奶奶和父亲一起生活。娘嫁进门的时候,奶奶已经因积劳成疾卧床半年了。
第二年的秋天便有了我的大姐,这给常年卧床的奶奶多少添了些许安慰。但娘却更加辛苦了,白天要和父亲一起出工干活,回到家后还要洗衣做饭照顾老小,给奶奶擦洗身子,晚上还要顶着父亲被批斗的压力。这样的日子没日没夜,娘真是一位坚强而伟大的女人。
第三年的冬天奶奶突然病重,父亲和娘连夜把奶奶送到镇卫生院,安顿好后由娘带着一岁多的大姐在医院照顾奶奶,父亲在天快亮时又拉着架子车赶回去上工。
奶奶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 天越来越冷,眼看就要下大雪了,娘便让人捎信叫父亲给生产队请了两天假去医院照顾奶奶,她便带着姐姐回家赶制奶奶和姐姐的棉衣。
娘刚到家,天便下起了鹅毛大雪,一天一夜之间便有二尺来深。娘每次给我讲的时候,都会感慨的说:那时候的雪真大,天气也特别的冷!
第三天的清晨父亲踏着大雪回家了,进门便哭着对娘说奶奶在半夜去世了!娘听了猛的一惊,脸盆噹的一声掉在了地上,喃喃的哭着说:我给她老人家做的棉衣她还没穿呢,怎么就走了呢!
父亲去向队长反应情况,让派人帮忙把奶奶抬回来料理后事,队长却冰冷的说:下这么大的雪,死了一个地主老太太,你们家自己想办法,抬回来了队里帮你们埋!
父亲回到家只是默默地流泪,这时娘对父亲大吼了一声:你在家看着孩子,我去街上找人把娘抬回来!娘去草屋拧了两条稻草绳,扎上裤脚,便踏着没膝深的大雪去了医院。
娘跑了好几家,只找了三个娘家老亲戚。由于雪太深,短短的十二里路,娘他们一直到天黑才把奶奶抬到家…
娘嫁给父亲后,姥姥一家便搬回了离我们一百多里的邻县老家。由于家里实在太穷,娘八年没有回过姥姥家!这八年中陆继有了我的大哥,二哥。
那时候,娘偶尔回一次姥姥家,还得向邻居的表婶借一件没有补丁的上衣!
在我们小的时候,娘从来没有对生活有一句怨言,总是鼓励我们说:穷没根,富没苗,只要堂堂正正做人,好好干总会有好日子的!
现在我们兄弟几人早已成家,父亲也已离开我们七年了。我们没有像别人一样去轮流着奉养母亲,而是随她的性子,想去谁家去谁家,想去老亲戚家了就陪她去转转,但更多的时间她还是喜欢住在老院,可能那里是我们姐弟一块长大的地方吧!

现在无论去什么地方,我总会想着给娘买点东西,衣服,帽子,围巾。大哥也早在零几年的时候,就给娘买了一条一万多元的项链,春夏秋冬的衣物大姐不断的给娘添置。
现在每每空闲与娘聊天,娘都会说:要是你们的爷爷奶奶都还活着,看见你们这么多孙男弟女该有多高兴呀!
有时候看见别人向自己的父母诉苦,说生活的不易,推脱尽孝的义务,我真的不能理解。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一些生活挫折,是无法和她们那一代人所承受的艰辛日子去比拟的!
娘,今年七十一岁了,是一个开心快乐的农村老太太…

高东卫写于2017年7月6日
平台编辑简介

平台编辑简介:田红春,笔名BillChina田由甲申,河南省正阳县汝南埠镇人,曾在北京卫戍区服兵役,在北京军区《战友报》、《华北民兵》发表过大小稿件两百多篇,被评为“2000年北京军区优秀新闻工作者”.其中一篇散文《为了父母的嘱托》被选入魏巍主编的《军旅青春文库》中卷。2012年开始诗词创作,诗词、歌词代表作有《汝河啊乳河》、《中国梦》、《信仰》、《从杨家岭到梁家河》、《“一带”锦绣 “一路”丰收》、《情系红船》、《感恩一八 感恩一把》、《他是吹响改革开放号角的第一人》、《无悔的青春交给了谁》等等,分别在国家一级刊物《中国乐坛》、《音乐生活报》、《雷锋杂志》、《人民日报市场报网络版》等刊登过,并获得第二届、第三届"放歌中华"全国音乐大赛创作类铜奖。作者曾供职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办文化艺术中心,现供职于深圳某公安分局,任局长特别助理一职,现任中国诗词协会副会长、《人民公仆》系列丛书特邀编委、《感恩有缘》电影文化大使、百家头条大Ⅴ、深圳头条大V、《人民日报市场报网络版》通讯员。
联系电话:18306699029
另附平台商城热销产品,长按二维码,搜索下单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