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赴越第一仗
文/余祖松
·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
公元一九六六年十月十八日十八时十分,我随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炮六十五师六二三团,通过云南省河口县与越南老街省的河桥,顺利地进入了越南国土。

这天这时,夜色越来越浓,最后连山的轮廓也不见了。绕过一个个炸弹坑,午夜时分,我们来到了越南第三大城市安沛省安沛市。一个六十万人口的城市成为一片废墟。不知走了多少路,汽车七拐八弯地进入到一座无名山脚下,我们推的推,拉的拉,终于把车炮拉上山顶。
这就是我的阵地。山腰中的树木黑呼呼一片,阵地上的工事只露出朦胧的轮廓。尽管又饿又累,我们还要把炮装好,还不能打手电筒。明天装炮不行吗?我们心里嘀咕着。首长好像看透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们高炮随时要准备打仗,如果敌机飞来了怎么办?我们要打有准备之仗。”听了首长的话,我们就忘记了疲倦和饥饿,摸着黑就干起来。各处挖好后,于是,指挥班忙着架电线,和侦探仪器。驾驶班把汽车开进半山腰隐蔽起来。炊事班忙着准备明天的早饭。各炮班的事就更多了。首先,安装高炮就非常复杂,不仅要稳固,而且炮四脚要安装在一个水平线上,否则无法击中目标,装起来十分花时间。

“一班报告,装备完毕!”一班长向连长报告。
“三班报告,装备完毕!”三班长向连长报告。
连长听完了全连各项装备完毕报告后,立即用报话机向营部报告:“二连装备完毕!”从当天早晨出发到现在,大家累了一整天,该歇会儿,洗洗手上的泥土,坐下喘口气吧。可是,就在连长刚向营长报告装备完毕时,突然从远处传来敌机的轰鸣声。紧接着,阵地上的警报器发出了一阵阵悠长而尖锐的叫声。这叫声在空旷的山顶的夜晚显得更加刺耳!这叫声扣人心弦,如猛虎怒吼!这叫声就像步兵吹起了冲锋号一样嘹亮!警报就是命令!我们顿时忘记了疲劳和饥饿,像一群狼冲进战壕,戴上钢盔,跨上炮盘,手握操作部位,盯着漆黑的天空。完成这一连串的战斗程序,仅仅只用了一分钟!
头顶上的天空,不仅没有月亮,连颗星星也没有。只听见轰隆隆敌机马达声在我们头顶上如炸雷般轰呜!我把眼晴睁得大大的,可是,就是瞧不见它的身影。我们把炮弹压上了膛,等待开炮的命令。
几分钟后,天空中出现了四个光点,倏地,四个光点雪亮起来,宛如四盏大气灯高高地悬挂在空中。漆黑的夜晚立即光了起来!阵地上亮亮的。正在我惊愕之时,空中陆续冒出光点,共有十二个光点先后亮了起来。十二颗照明弹似十二盏(汽灯)挂在空中,一动也不动。前的熄了,后面又冒出光亮,又亮起来了!啊,敌人在张灯结彩迎接我们的到来呢!在十二照明弹的照耀下,黑呼呼的山头,大地,天空,全部亮了!阵地上一片雪亮,亮得能在地上找到丢失的针。我们互相看得再清楚不过了:篷头垢面,衣服上全是泥土。营长和教导员才见过这种场面。他们说这是敌人的照明弹,叫我们不要惊慌。
啊,这就是照明弹?!就是我们小时候从战斗故事电影里看到的照明弹?那时候,只知道它会照明,却不知道它能照多久,有多亮,更不知道它挂在漆黑的夜晚,伴着飞机的轰隆有这么恐怖!
敌机在照明弹上空盘旋着,不是把我们看得一清二楚吗?我们却看不见他们,如果一枚炸弹扔下来,不是都会牺牲吗?管它呢?作为一个军人就不会怕死!突然,空中传来毛骨悚然的(鬼)叫声!这种怪叫声是敌机上传下来的。敌人为了制造战斗中的恐怖气氛,在飞机上装有一个响如炸雷般,声似鬼叫的装置。敌机在光亮的照明弹上空盘旋着,发出一阵阵震耳欲聋般的尖叫声。此情此景,如果说不害怕谁也不相信。虽然广大官兵是头一次打仗,却没有被敌人气势汹汹所吓倒。每个人都把生命置之度外,两眼紧紧盯着天空,捕捉敌机。
敌机在两千米左右的低空飞行,如果是白天,正是我们(三七)高炮的最佳射程。可是,敌机现在是躲照明弹的上面,我们只有干瞪眼,只听见(雷)声滚滚,却看不见敌机。敌人的这种恐吓战,心理战打了半个小时,也不敢往下俯冲。因为他们知道,两千米的低空,是高射炮的最佳射程,如俯冲到了照明弹下面,就会丧命。于是,两军一个在照明弹下的光亮亮的山头应战,一个在照明弹上头漆黑的上空盘旋着,鬼叫着...这么相待着.....
我是四炮手,是掌握高射炮的俯冲角距离仪。四炮手的职责是根据敌机的俯冲角度进行目测,使手中抓的俯冲仪的角度同敌机的俯冲角度达到一致。另外,还要根据侦察兵报来的敌机距离摇动距离仪。如果这两项工作只要有一丁点误差,就会影响到高射炮的射击准确性,那怕一,二炮手瞄得再准也是白搭。
我们平时都是根据实战要求进行军训,但不知道实战是什么滋味,都想打仗。现在,真的打起仗来,敌人的重磅炸弹,子母弹随时都会从飞机上扔下来,才知道这并不是平时看小说,看电影那么有滋有味,也不同于平时搞实战演习没有牺牲,没有刺刀见红的生死搏斗。这是血与火的战场,是生与死的考验!我们虽然没有打过仗,但是,我们高炮六十五师是使敌人闻风丧胆的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威武之师。无论是朝鲜战场,还是在保卫祖国的海防,边疆中,都有着卓著功勋。此时,我们就在敌人的炸弹底下,喊起了口号:
“打倒美帝国主义!”
“越南人民必胜!”
我带了个头,唱起了毛主席语录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紧接着整个阵地歌声不断,各班都唱了起来。是啊,朋友,这哪里像是你死我活的战场?哪里像是兵临城下,面对随时牺牲的炸弹?!简直像是搞歌咏比赛。大家早就把生死置之脑后,沉浸在振奋人心的口号声和歌声中!这就是中国军人的风采,这就是有着战无不胜和英雄气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敌机101和104两种类型的飞机,是六十年代既能轰炸,又能侦察,还能在空中作战的高科技飞机。它的速度每秒700多米,当你听见头顶飞机的轰隆声时,它早就飞到十几公里的地方去了,是典型的超音速。据说,美国造一架这样的飞机很容易,要培养一个飞行员就不容易了。所以,在越南战场上的美帝飞行员,大多数是美帝花钱从其它地区和国家雇来的。
敌机躲在照明弹上空盘旋了好久,一架飞机突然冲下来了!冲入照明弹的光圈里,赤裸裸地暴露给我们。我看见敌机像一块黑黑的大门板,带着炸弹,斜着身子向我头上冲下来。这是平生第一次看见空中这么大的飞机。短兵交接的时候开始了!生死搏斗的时候开始了!这时只要一颗重磅炸弹投中阵地,全连一百多号人都会牺牲。敌机炸的炸弹坑有多大呢?放个一百平方米的房子下去没问题。我们早就忘记了生与死,只是牢牢盯着敌机,等待指挥员的命令。敌机并没有立即投弹,它是再飞低些,这样炸毁地下目标的命中率越大。其实,敌机飞得越低,它的体形同样越大,我们高射炮越容易打中它!这,就是短兵相接,就是像步兵拼刺刀!指挥员在这时把握时间和机遇非常重要,不能有丝毫的误差!
就在敌机还继续俯冲瞬间时,耳边传来了营长的命令:“打!”
也就在同时间,又有一架敌机冲下来。
全连的高炮开火了!全营的高炮和高射机枪开火了!
一串串带着红光的炮弹,一颗尾追一颗,像一条火龙奔向天空:叭叭……在空中爆炸。随着发射炮弹的增多,叭叭……的声音连成一片。高射机枪打仗更壮观,一挺高射机枪有四根枪管,一发射,四根枪管同时射出火红的子弹,四粒子弹在一起像一盘花,连续发射,一盘盘“红花”飞向蓝天后发出辟里叭啦的爆炸声。你看,一盘盘“红花”伴着一条条“火龙”在照明弹的光环里,阵地上空就像盛大节日的绚丽夜晚。多么美丽,壮观的夜晚啊!如果李白当时在场,一定会写出气壮山河的诗篇,让我们的后代了解我们在战斗中的风采!如果朱自清当时在场,一定会写出比《荷塘月色》强百倍的散文,因为荷塘夜晚怎能有战时夜晚的雄风,鲜血染成的花朵?!这时,我仿佛看到了,看到了北京开国大典的夜晚。这一颗颗炮弹不就是天安门广场约丽多彩的礼花吗?是啊,如果没有无数个今天一样美的战斗夜晚,哪有祖国的独立,自由?哪有现在的幸福和繁荣?!
我们一开炮,第一架俯冲的敌机吓得连炸弹也忘记扔,急急忙忙爬向高空逃命去了。接着俯冲的敌机开始扔炸弹了。一颗又长又黑的炸弹从照明弹的光亮中迅速往我们头上落下来了!瞬间,山摇地动的爆炸声震撼大地。阵地宛如在摇晃。巨大的土块,石块被炸得到处乱飞,谁撞到了不是死就是伤。山腰中的百年老树被炸得飞到半空,又立即落下来,砸在我们的宿舍旁。这时,爆炸声,炮声,飞机上的鬼怪声……连成一片,震耳欲聋,波澜壮阔。
说实在的,我们从来没有经过这样的场面。电影里,小说里,你死我活的短兵相接,血肉横飞的战斗场面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了!这时,我们什么都不怕,就是怕敌机打不下来:这时,我们什么都不想,只想打赢第一仗!
我班的战友们,战斗情绪非常高昂。五炮手把六,七炮手不断递上来的炮弹压进炮膛:二炮手瞄准敌机后,脚踩着发射板不放。于是,炮管里的炮弹鱼贯般冲出炮管射向敌机。战争是残酷的,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不是轻歌曼舞,不能文质彬彬。我们的眼晴都打红了,嗓门也变粗了,谁也计较不了许多。
空中的敌机被我们一打,像一窝蜂乱了队形,给我们一,二,四炮手带来捕捉目标的困难。如果这三位炮手瞄准的不是同一架飞机,那么就是盲目射击。所以,我们不能有半点松懈,即使看到炸弹从头顶上落下来,眼晴也不能眨一眨,紧盯目标不放。所以说,高炮打仗,讲的就是团结,讲的就是一致。

仗越打越激烈,炮弹在空中爆炸,炸弹在地上爆炸!敌机在同我们高炮部队作战时,不仅投重磅炸弹,而且投菠萝弹,子母弹。重磅炸弹一架飞机只能载一,二枚,虽然破坏性巨大,但是,命中率是不大的。杀伤力最大的是菠萝弹,由许多小方块组成,爆炸时,无以计数的小方块弹片横飞,使人防不胜胜。子母弹又名钢珠弹,一个船型的弹仓中装着360颗钢珠会似冰雹砸向地面,一着地,钢珠弹就会爆炸,无数颗像小孩玩的玻璃球般的小钢珠会从许许多多的铅球里射出来,对人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在2000米以下低空投弹,敌人胆战心惊,生怕挨上一炮丧了性命。但是,又不能把炸弹带回去,否则会受到上司的处罚。敌机飞行员打仗只把投完炸弹当作完成了任务,于是就不管目标,仓惶投弹,如果带来的炸弹当时没投完,也要一边逃跑,一边投弹。
突然,天空响起炸雷般的巨响……一架敌机被我军打得在空中开花!只见敌机的残骸七零八落地从空中落下来。紧接着,又一架敌机拖着浓烟坠进山涧。其它敌机见情况不妙,仓惶逃跑。于是,从不远处陆续传来敌机逃跑时扔的炸弹声……照明弹也一颗颗地逐渐消失……
夜,开始逐渐恢复了平静。
我们休息了一袋烟功夫,东方开始呈乳白色,不久太阳露出了笑脸。
这,就是我到越南的第一个夜晚。
这,就是我到越南的第一仗。
这一仗,首战告捷,打得敌机空中开花,粉身碎骨,我军却无一人伤亡。这一仗,打出了我们的军威,国威。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日月如梭。记忆的大门渐渐闭合。然而,我却始终忘不了血与火的战场;忘不了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忘不了并肩战斗的越南人民。这场闻名中外,震撼全世界的战争,对于别人也许只是一段遥远的甚至是渐渐淡忘的历史,但对于我和我的战友,却是钢铁,鲜血和生命铸成的永恒!
———————————————————

【凤凰诗人】余祖松,网名松涛,江西省都昌县北山乡松峦村人。北京凤凰诗社入驻诗人。1966年随高炮六十五师赴越参战,现为退休教师。现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华厦诗联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楹联学会员,鄱阳湖文学研究会员。诗词载入(中华诗词库)和(百年诗词精选),获(十三届天藾环中华诗词)金奖。诸多诗词,散文,散于刊物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