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章节已载入《在礼百年》一书

洛宁县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马生彩编辑整理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雷冰审核
(一)在礼姓氏追远 千古冤魂花用吉-在礼花氏
(二)文韬武略锁阁老-在礼锁氏
(三)进士门第-在礼马氏
(四)祖传世医、功同良相-在礼刘氏
(五)李门人才辈出-在礼李氏
(六)书香门第 教育世家-在礼张氏
(七)义举感天地 美德传古今-在礼郭氏
(八)在礼五王-在礼王氏
(九)耕读传家-故县陈氏- 在礼陈氏
(十)贺家大院兴衰记-在礼贺氏

始祖黄帝像、舜帝像,此图像来自新加坡
祖传世医、功同良相 在礼刘氏
刘春光供稿
拜读《洛宁刘氏文化》,方知刘氏文化同中华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在礼刘氏是洛宁众多刘氏中的一支门,也是城东一望族。刘春光先生已总结十分完备,不敢擅改,全文照录。
整理村史,必写刘氏家族,但刘氏后人自谦,刘氏无官宦门第,不值一写。此想法不妥,在礼姓氏都应载入。历史人物不一定只写达官贵人,凡为百姓有所作为,积德行善,受人敬仰缅怀者,都应载入史册。况在礼刘氏祖传世医,功同良相,怎能不载入史册?
在《洛宁刘氏文化》一书中,有一幅珍贵的照片,这就是刘氏祖祠“追远堂”的原照,看后倍感欣慰。今刘氏祖祠已被拆毁。这幅照片更显珍贵。虽所拆砖瓦、木料用于扩建村中小学校舍,但在今看来也太不应该,是对刘氏文化的毁灭,也是对先祖的不敬作为。从这幅照片中可展现刘氏祖祠旧貌伟姿,引人追忆。
人类社会,在宗教还没产生前,就有巫、医两道之分。巫,最后发展为宗教信仰,产生宗教文化。而医,则根据人体的经络、穴位。各大系统发展成一门学科——医学。宗教是唯心的,医学则是唯物的,科学的。从医之人,包括医生、护士,一直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可见荣誉至高无尚。
医道,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平民百姓,头痛脑热需要求医;达官贵人,真龙天子,命更重要,更需要求医。因此,一位古人称医生为“功同良相”,一点也不过分。医生以善为本,救死扶伤,救苦救难,虽不是菩萨,却胜似菩萨。用一位伟人之言,则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医道,超越种族与国界,是人世间之上善大爱。

刘姓祖祠
在礼刘氏,祖传世医,倍受世人敬仰,从古今一块块匾额,一面面锦旗,即可看出刘氏之功德。刘氏先祖的业绩已载入史册。当代名医刘龙升,人们仍记忆犹新,永远难忘。
刘龙升主治医师,五代世传医生,在家庭熏陶下成才。他不但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诊病认真仔细,用药既疗效显著又便宜,服务热情周到。有求必应,声望远扬于洛宁东半县及宜阳三乡一带。病故后,乡邻感念他的恩德,纷纷前往吊唁,一连数日,在礼群众,四方乡邻拥门挤户,络绎不绝。埋葬时,送葬人群队伍达数百米,全村亡者无人能比。刘医师言传身带,将医术,医德留给了子孙后代,却把美德留在百姓心里。可谓“丰碑在民心”。
在礼刘氏医学世家已载入《洛宁刘氏文化》一书,现录于下:
第十七世刘兴正,清末民初人。刘氏医学世家之首,通医理,擅用中医偏方和土单验方为群众疗疾,广为流传。
第十八世刘景儒,(1904-1979年),系刘兴正之子。自幼随父学医,擅用中医中药理论,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疾病,尤其对肝胆疾病的治疗得心应手,深得人们好评。
刘龙福,(生于1929年)系刘景儒三子。毕业于开封卫校,西医师,一直在河南宜阳前进化工厂职工医院从事内科工作,擅治心血管病。
刘龙升,(1932—2004年),系刘景儒四子。初中毕业后,随父学医,后晋升为中医主治医师,在城郊乡卫生院从事医疗工作。擅长内科、妇科、儿科病的治疗,尤其对儿科病治疗方面有独特见解。在我县城东及至宜阳西半县群众中享有崇高声誉。
刘十龙,(生于1942年),系刘景儒五子。早年随父学医,毕业于洛宁卫校,后晋升为中西医师。擅治内科、儿科、妇科、骨伤科疾病,尤其对疑难杂病有较高的治疗技术。
刘元顺,(生于1963年)系刘龙升之子。毕业于洛阳医专,中共党员,主治医师,任城郊乡卫生院院长。他能中会西,擅治内科,尤其儿科被称为名医,颇有声望,曾发表多篇论文。2002年4月被评为洛阳市双文明建设“百星人物”之一。2005年7月被洛阳市卫生局评为“德技双星”标兵称号,连年被评为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卫生院长。
刘平霞,系刘龙升次女,在城郊乡卫生院从事医疗工作。
刘丽红,系刘龙升三女,在洛宁县中医院从事医疗工作。
刘元超(生于1976年)系刘十龙长子。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中共党员。在城郊乡卫生院从事医疗工作,任副院长、内科主任,多次评为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刘元涛,1979年生,系刘十龙次子。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在洛宁县中医院从事医疗工作,中医师。
刘金平,系刘十龙长女。在洛宁县中医院从事医疗工作,主治医师,妇科主任。
刘丽霞,系刘十龙次女,在洛阳正骨院从事医疗工作。
刘门五代相传从医,医德高尚,技术精湛,服务热情,方便群众,倍受乡民敬重。( 本节由刘春光、刘元顺审订)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马老虎,住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一组,农民,70岁。69年参加山东曲阜防山炮兵部队,74年退伍后历任村干部,2015年出版文史资料《在礼百年》。现住洛宁县委家属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