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诗歌二首) 致屈原 文/ 唐国庭
(诗歌二首) 致屈原 文/ 唐国庭
精华热点
(诗歌二首) 致屈原
文/唐国庭
(一)
五月初五,
一个传统的日子,
早已在民间落地生根。
五月的月光己经走失,
你却站成了永恒的岛屿。
二千多年前的一天,
汩罗江像一个初生的婴儿,
睁开了你的眼睛,
哭出了你的声音。
人们沿着,
《离骚》覆盖的曲径,
以楚人的姿势,
激起怀古的浪涛,
但还是没能,
打捞起你溺亡的身躯。
江水一下深了两千多年,
你的青衫与发簪,
早已作了漂流,
容下的是那道,
凛冽傲骨的诗魂。
我听见,
无数的声音在呼唤你,
呼唤你———
沉入江水中的伟人思想,
哗然站起,挺立如荷,
凝聚内力,
遥望波涛滚滚的江水,
一起祈祷:
“魂兮归来!魂兮归来!“
而今。
艾草的香味又在空中腾起,
糯米包在竹叶,
或芦苇叶里。
剥开包裹严实的粽子,
仔细寻找历史的味道,
倾听你诗魂里飘出的,
伟人粗犷的歌谣。
(二)
又是端午节,
一个被定格的祭日。
手捧香艾,
撑起怀念的心情,
我顺手写下几句流泪的诗,
投放到汨罗江里,
让它顺流而下,
寄去我对你的哀思。
站在汨罗江边,
我悲怆地沉思:
只因你纵身一跳,
你和你的诗,
都在滔滔江水中,
浸泡了两千多年,
可江水中,
依然飘来了你的叹息声。
江面上竞渡的龙舟,
还在竞相打捞,
你溺水的诗魂。
此起彼伏的锣鼓,
敲出世人心海的涛声。
龙舟穿透江中皱褶,
寻找伴舟而行的仙踪。
一个将一国山河扛在肩上,
长衫飘逸心忧天下的
高大身躯,
那骨头岂能不硬,
你的诗,落地铮铮如玉。
我深情地仰望你:
熠熠闪亮的思想;
上下求索的脚步。
脊骨如铁,独立苍穹!
我真实的看见你,
一个不逝的魂灵,
正从江心踏水而来,
走进华夏子孙的血脉里;
走在新时代的进程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