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得安,正阳袁寨乡人。乡村小学教师,喜欢用童话解读数学,用文字记录生活。驻马店市作协会员,河南省名师,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在省级报刊发表散文、随笔50多篇,在学生报刊发表数学童话100余篇。出版数学童话集《山羊老师教我学数学》。
借眼睛的传说
单得安
很久以前,在一个水草旺盛的大池塘的水边,滑滑的泥洞里住着鳝鱼一家,不远处的岸边住着螃蟹、虾、蚯蚓三兄弟。三兄弟为人厚到,待人诚实无欺,兄弟之间相处的也很好,与邻居鳝鱼平时相处得虽说不上好,但也不错。鳝鱼表面上与三兄弟友邻和好,可是自己嘴馋,垂涎于蚯蚓那香嫩酥软的身体,总想着一饱口福。但三兄弟几乎每天都在一块,团结得好像一股绳,鳝鱼总是没有机会得到这顿美餐。
有一天,三兄弟要到外面去办事,可又不放心家里,商量之后,便决定让老三蚯蚓在家看门,老大螃蟹与老二虾一起去办事。在家看门的蚯蚓很细心地照顾家中的幼仔,不料鳝鱼偷偷闯进来,趁蚯蚓不备,衔起一些小蚯蚓就跑,蚯蚓发现后虽然伤心,想又不敢去追,就只好紧闭大门,等大哥、二哥回来之后,再与鳝鱼去理论。晚上螃蟹与虾回来后,听说了这件事很生气,可与鳝鱼打起来,三兄弟还真不是身强力壮的鳝鱼的对手!怎么办?受人欺辱又不敢去报仇,三兄弟也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一夜未睡苦思冥想的螃蟹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身穿铠甲与鳝鱼决斗。
于是,螃蟹就跑到铁匠铺那里去,找人为三兄弟每人打了一身铠甲,还特意设计了一副钳状的铁手—螯。铠甲打好后,拿回家试穿了一下,螃蟹和虾的正好合身,而蚯蚓由于身体瘦小,铠甲穿上身根本无法行走,更谈不上去拼命打仗了,只好舍弃了自己那身铠甲装备,跟在穿上铠甲的螃蟹与虾的后面,去找鳝鱼算帐。三兄弟有了铠甲护身,底气大增,便很威风的去找鳝鱼。到了水边,三兄弟齐骂鳝鱼,让鳝鱼出来。鳝鱼从草丛中偷偷探出头一看,不禁倒吸了口凉气:如论平时,三兄弟加在一起,也不是自己的对手,可今天,他们穿着铠甲是有备而来,自己就没有多少胜算的把握了,况且自己又偷吃了小蚯蚓,毕竟理亏呀!就决定躲在水草中不出来。可三兄弟见鳝鱼不出来,以为鳝鱼害怕了,就越发的大骂起来,誓有不把鳝鱼骂出来而不罢休的样子。心高气傲惯了的鳝鱼哪里受得了这般屈辱,就从水草中钻出来,与三兄弟战到了一起。
在这场恶战中,由于蚯蚓没有穿铠甲,所以在战斗中受伤最重,身上很多地方被鳝鱼咬伤,全身已没有完整的地方了,螃蟹与虾有铠甲护着,倒也没伤到什么。鳝鱼虽然凶猛,暂时没有落于下风,但曾经帅气的鳞片却被三兄弟全撕咬了下来,心想再战下去恐怕不是三兄弟的对手,就三十六计走为上,转身想往水草中钻,三兄弟哪肯放过,螃蟹举起那对特制的螯状铁钳,追上前紧紧地夹住了鳝鱼的尾巴,不再放松。已无退路可逃的鳝鱼只有扭转身与螃蟹对打起来,可螃蟹全身被铠甲护着无处可咬,自己尾巴又被夹着,虾与蚯蚓也赶了上来,眼看鳝鱼就要被三兄弟捉住。慌乱中,鳝鱼看到了螃蟹露在铠甲外面的那双眼睛,就狠狠地咬下了螃蟹的一双眼睛,趁螃蟹疼得松了钳手时,又朝拦截自己的虾的腰上咬了一口,钻进水草中跑了。三兄弟见鳝鱼已跑,大哥眼睛又被咬掉,老二、老三也都受了伤,只好相互搀扶着回家了。
经过这一战,三兄弟损失不小:大哥眼睛被咬掉了,变成了一个瞎子;二哥虽然也身穿铠甲,但腰上被死命地咬了一口,伤好了之后,也变成了一个驼背虾,每天弓着腰走路,身上留下了环节状的伤疤;三弟蚯蚓身体本来就瘦弱,被咬伤之后,很长时间才康复过来,全身也留下了许多环状的伤疤。而鳝鱼全身多处被咬伤,鳞片也都被咬了下来,不能上岸行走了,再也不能到岸上偷吃小蚯蚓了。
螃蟹失去眼睛之后,虽然生活上有虾与蚯蚓的细心照料,出门时两个兄弟更是充当大哥的左右眼,不让大哥因为失去眼睛而受到意外的伤害,每当有空闲时,他俩便争着给大哥讲身边的新鲜事,让大哥开心。可没过多久,兄弟俩就发现:大哥独自一人时,总是用那双没有眼珠的眼定定地望着远方,看上去很伤心的样子。有一天,虾与螃蟹在家时,虾便小心地试探着问:“大哥,你最近在想什么呢?怎么,心里不高兴吗?别担心,有我和三弟呢!”螃蟹听罢二弟的问话,没回答先泪流满面,然后泣不成声地告诉虾:“哥到现在才明白了一个道理:失去了才知道去珍惜!有眼睛时,也不觉得怎么样,可没有眼睛了,才知道珍惜以前看到的一切。可这一切,已经是记忆深处的东西了,哥再也看不到什么了。”虾听罢大哥的哭诉,也很伤感:“大哥,我把我的眼睛借给你用一下吧!你再仔细看一下这个世界,也好在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螃蟹说什么也不肯借二弟的眼睛:“反正我已经看不见了,还看什么,再看反而更伤心。”
可虾是诚心诚意地想让大哥再看这世界一眼,禁不住二弟的诚劝,螃蟹就答应再看一下身边的世界,并主动许诺,看过之后,马上归还给虾。虾便把自己的眼睛取下来,给螃蟹安上。可虾的眼睛太小,在螃蟹的眼眶里只能横着装才勉强不掉下来。安上眼睛的螃蟹便像往常虾牵着自己的手一样,也牵着虾的手,到外面去看一看。可只转了一会儿,螃蟹心中就舍不得这双眼睛了:如果不是帮三弟蚯蚓报仇,也不至于弄瞎双眼,现在可好,到外面看上一会儿,还要去借虾的眼睛。想到没有眼睛的痛苦,就有了贪念,他猛地松开双手,向前猛跑起来。虾听到螃蟹跑开了,赶紧喊大哥,问发生了什么事儿?螃蟹边跑边愧疚地对虾说:“二弟,对不起了,你的这双眼睛就永远地借给我了,我的眼睛是因为三弟才瞎的,就让三弟好好照顾你吧!”虾一听,吓了一跳,自己没眼睛了可怎么办?就赶紧连蹦带跳地顺着脚步声追赶螃蟹。
螃蟹虽然有了眼睛,但因为刚安上,又是横着装的,看起路来不是太清楚,加上自己本来走路就慢,不一会儿,虾就顺声快追了上来。螃蟹就急中生智,猛然向横里一转,调整方向横着慢慢爬起来。虾追着追着,听不到螃蟹的脚步声了,很着急,就高声地喊蚯蚓快来帮忙。蚯蚓老远就听到了虾急促而紧张的喊声,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急忙跑回来,问出了什么事?虾赶紧问大哥在什么地方?而螃蟹此时已经横着爬到了池塘边,看到蚯蚓回来了,赶紧一头扎进了池塘里。
虾被蚯蚓扶回家之后,伤心了很长一段时间,向蚯蚓诉苦说:“我诚心诚意借眼睛给大哥,可大哥却昧了良心,不还眼睛了,以后的日子可咋过呀?”虾因为自己的事让大哥弄瞎了双眼,现在二哥的眼睛又被大哥借去不还了,心中十分惭愧,就决定好好照顾二哥,补偿一下二哥。憨厚老实的蚯蚓确实把虾照顾得无微不至,有什么好吃的总是让虾先吃。这让虾非常感动,也重新找回了好好生活的信心。每天与蚯蚓形影不离,有时让蚯蚓趴在自己的驼背上,让蚯蚓充当自己的双眼,到处游玩,好多邻居见了都夸他俩是好兄弟。这也确实让虾感到满意,但只要一想起大哥的背信弃义,虾的心中就不是滋味。
忽一日,虾也打起了蚯蚓的主意:“三弟,这一段多亏了你呀!你能这样对我,我心中一百个满意,可哥还是想与你商量个事。”蚯蚓忙憨声地问:“二哥,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小弟我尽力去办。”虾故意吞吞吐吐的不说,等到蚯蚓问急了,虾才低声说:“小弟相信二哥吗?””相信!”蚯蚓立即回答。虾低下头小声说:“我想借你的眼睛看一天,看完之后一定还你。”蚯蚓没想到虾也要借眼睛,半天没敢回答,心想:你别也像大哥一样,一借而不还吧。虾听蚯蚓没回答,就长叹了一口气:“唉,我知道你害怕我像大哥一样,借了就不还。算我没说,不借了。”蚯蚓想了好一会儿,告诉虾:“你看过之后,一定要还呀!”虾忙趴在地上对天发誓:“我如果不还三弟的眼睛,就让我一辈子没有东西吃,饿死我。”蚯蚓忙拉起虾,并把自己的眼睛取下来,安在了虾的眼上,由于虾的眼眶小,虾只好把眼睛竖着安,眼睛在眼眶外面鼓了一些。
蚯蚓虽然把眼睛借给了虾,可还是不放心,就紧紧地抱着虾的手臂。虾拉着蚯蚓的手臂,转了半天,就慢慢地靠近池塘边,猛地一跳,一跃而起跳进池塘边的泥水中。蚯蚓感觉手臂一空,听到“扑通”一声,脸上溅了一脸的泥水,以为是虾掉进了岸边的泥水中,就一边哭喊着“虾、虾”,一边努力把头扎进岸边松软的泥土中,寻找起虾来。
虾跳进池塘边的泥水中,挣扎了很长时间,也没挣扎出来,加上眼睛不合适,鼓在外面,看不清泥水中的东西,什么也吃不到,差点饿死。饿急了的虾正好应验了自己发的誓言,只有吃泥土了。后来,虾在池塘中遇见了螃蟹,他俩谁也不便说谁什么。可在池塘中,他俩又恐怕被鳝鱼欺负,就结伴来到东海,做了一对最没有用的虾兵蟹将,还总被龙宫的人欺负,这也是他们不守承诺,不重兄弟情义的报应。这可苦了蚯蚓了,瞎了眼睛没人照顾自己,又害怕鳝鱼吃自己,就每天躲在较松软的泥土里,边喊着“虾、虾”,边艰难地前进觅食。精明的捉鳝人总是在铁勾上串上蚯蚓,伸到鳝鱼洞里,而嘴馋的鳝鱼一准会被勾上来。据说,捉鳝人就是根据这个传说而让鳝鱼上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