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
为了每个孩子的快乐
——汉滨区大同镇溢河小学社团活动速记
文/李永恩(陕西安康汉滨区)
一件事,别人说好,哪怕听到的次数再多,自己还未必觉得好。可自己看了,觉得好,那便是真好! ——这是我目睹了大同镇溢河小学开展的社团活动后,第一时间产生的看法。
以前,常听当地的老百姓说,溢河小学的周末社团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学校成了孩子们的好去处等一些说法,那时就有去看看的想法。立冬过后的一个周六清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来到了位于316国道旁边的溢河小学。
来的路上,虽然没有风,但毕竟冬天早已到了,所以人们都穿着棉衣棉裤御寒。我呢,是一边走路,一边搓着有点冻僵的双手。
但是,一走进溢河小学的校园里,一种活跃的气息、一种热烈的氛围便扑面而来,当看到操场上的一幕幕,心胸瞬间就激荡起来,连严寒也在不知不觉中消退。
操场上,五十多名学生胸前挎着陕北腰鼓,腰间用一条红布带束紧,双手拿走鼓棒,俨然一个个地道的安塞人。老师站在高台指点,学生们跟着一会儿出右脚,一会儿出左脚,当五十支鼓棒齐击在鼓上时,操场上便有一阵洪亮的声音响起来,并飘向远方。
腰鼓社团在操场的最东面。足球社团在操场上,乒乓球社团在教学楼的对面,几十名孩子或者在操场上来回奔跑,或者是使劲儿地踢,或者在认真地打,或者在旁边热情地观战、议论,好不热闹!


一杯热茶喝过以后,在陈伟副校长的陪同下,我依次参观了美术社团、舞蹈社团、音乐社团、书法社团、象棋社团……
教室里: 美术社团的孩子有的在画,有的正在上色……

音乐社团的小姑娘们正在认真地弹着电子琴,柔和悦耳的音符在教室里飘荡……

书法社团的教室里,在教师黄瑞卫的指导下,三十名孩子正在认真地学写毛笔字……

在诵读社团教室里,教师张涛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范读课文……

象棋社团教室里,教师常峰观看两位学生激烈的对弈,“砰砰砰”的声音不断……

一个个教室,都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幅幅画面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二百七十余名孩子在不同场地里的不同表现,给了我极其强烈的内心震撼!那么,溢河小学的社团活动为什么要选择在周末开展?活动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展的?为此,我请教了该校校长王健。
“眼下的农村里,以老人和小孩为主,孩子的父母绝大多数去外出打工,老年人由于的精力和知识有限,既不能很好的监管孙子,也没办法陪好孙子,所以一到周末,绝大多数孩子就成了脱缰野马。这样的情况,既给家庭教育带来麻烦,也给学校教育带来麻烦。为了让孩子们周末过得开心快乐,为了尽量满足每一位孩子的兴趣,我们在2015年秋季就成立了10个社团: 美术、舞蹈、音乐、书法、象棋、朗读、乒乓球、足球、篮球、腰鼓,并从那时就开始开展活动。”
“为了把社团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同时为了孩子们今后的发展以及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我们聘请专业老师或资深教师担任培训工作。为此,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财力,购买了开展活动所需要的相关器械及材料。为了提高社团活动的有效性,我们要求每一节培训课都要有具体内容,都要有活动方案,学校同时安排部分领导全程参与活动的监督管理……”

听完这位“接地气”校长的介绍,我觉得该学校在社团活动卓有成效的同时,该校的其他工作也一定很令人满意。此刻,我觉得自己身处春天,眼前尽是明艳耀眼的春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