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
文/雪松
它的底蕴应该追溯于唐朝
它应该是挂在东方的一颗明珠
几千年的文明
繁衍了多少奇美的女子
从清朝女人身着旗袍的神韵
流动于民国的风靡
我们会想到夜上海的风尘女子 大家名媛
甚至家道中落的楚楚妇女
那是一个国风雨飘摇中的唯美
沿续至今
却沦为T台走秀和女人展示身材的道具
而还有多少人会去追寻
追寻那个象征东方古典美的炫丽?

剖析:这个作品是偶然间完成的:是陌群上几个群友在聊旗袍还没聊完 作者就把它呈现出来了,属于即兴吧
但出来之后气势竟然会如此恢宏是作者没有想到的
切入正题→它的底蕴应该追溯于唐朝/它应该是挂在东方的一颗明珠。
作者并没有从旗袍的款式或它的起源来切入,用满族旗人女子的衣饰来描述,注定了是要干个大的。
唐朝,之所以称为盛世唐朝,是因为它审美是健康的,那时的女子衣袖翩翩,但崇尚女性丰腴之美,这与后来清朝满族女人丰腴之美不谋而合,为作品之衔接打下完美伏笔。
几千年的文明/繁衍了多少奇美的女子/从清朝旗人身着旗袍的神韵/流动于民国的风靡/我们会想到夜上海的风尘女子/大家名媛/甚至家道中落的楚楚妇女/那是一个国风雨飘摇中的唯美/
直接,简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盛极而衰的历史,唤起人们对那段艰难岁月的叹喟
由一件旗袍就贯穿几千年人文史,小中见大,实属难得
沿续至今/却沦为T台走秀或女人们展示身材的道具/
沉思,惋惜,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今天,漂亮的女人越来越多了,但她们只知道各种炫,浮躁社会的人只知道表面的风光艳丽
而还有多少人去追寻/去追寻那个象征东方古典美的炫丽?
叩问句结束,作者是想敲击那些个浮躁的人要有内涵,要知性,女人的优雅,雍容华美才能充分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作品通篇无修饰,无刻意造作意象,但通篇读完,几乎全部囊括其内,实乃口语之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