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远离口水的诗歌
文/陈建宏 (浙江 义乌)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首诗。如同一个星球的荒芜,有着曾有的文明或未来的新生。
艾青的内心是一团火焰,1933年1月14日的大雪给了艾青写作几乎全部苦难的诗篇。从《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到《光的赞歌》,这样的火把光耀了百年进程。
胡适用湖面上的《两只蝴蝶》掀开了新诗序幕,鲁迅的文字散发着哲思的诗性,闻一多的正义是撞到了枪口上了,“这一沟绝望的死水!”。
那时一个国的国运就是生死存亡和不屈中抗争,诗承载了不仅仅“公车上书”匹夫有责,更引领着一支义勇军穿越黑暗的集结旗帜!
几乎一个民族的抗争史就是一部诗歌见证档案。马背上的诗人书写星星之火,指点江山,书写一个共和国的新生!秋瑾的断头到铡刀下的刘胡兰,刑场上的婚礼到炸雕堡的董存瑞,改变世界格局的上甘岭之战到向雷锋同志学习。诗抵达歌,一次次出演了人性善意和正义的释放。这些诗意的中国文化现象就是一部民族图腾的进程的前行,火把一样,照亮每个生命。
远离口水的诗歌,源自生活而呈现的形态高于生活;远离口水的诗歌,为百姓传唱。是善良和正义的化身,“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晴,我却用来寻找光明”,一种生命的启迪和时代的预言,“未来五千年的眼睛”。也是我们的“对土地爱得深沉”情怀。
而我们时下的诗歌正远离这些根系土地的善良和正义,一个大时代的日新月异的运行,我们的写作已来不及和束手无策来捕捉这些华丽登场的大国春天。唯美到朦胧,再到口语的事件倾述,尤其更多作家诗人涌入全民口水写作,是在脱离了文学表现形式的历史使命。
这几乎是整个诗坛的写作诗路暴露出的问题:不关心时政,不关心生活,诗人关心的是圈地结派的获奖和成名。纵然关心祖国和人民,也是空洞的说教,造句标题党和不自信的排比递进思想情感,自负地让散文分行,让所有的吟唱在点赞和阅读量中分行。
我们,一直在寻找真正的诗歌,我们的城市也在上演诗广场,我们对诗歌的热爱是在回归,因为一列中国高铁的改革号正引领一个国家前行的强盛,可我们的诗人有多少会重温那些洒热血的志士的胸怀?
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朱德的《我的母亲》和艾青《我爱这土地》……,这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清贫写照,由感恩和正义构成。
和口水泛滥时下的诗坛黑洞对歭着,承载了七根火柴信仰的内心坚韧,它是大时代中国梦诗意的升腾。
2018年8月8日12:40~13:08义乌

以1993年口语诗《明月湖》明志
明月湖
文/陈建宏
我见过明月湖
也想象过
可这两者
不是一个水平
我拿石子去撞湖
这面镜子
看它的伤口
怎样神秘地合拢
明月没等着的那晚
我一直在想
水中挣扎的星星
是否触动了鱼的睡眠
很多人老远来
在明月湖
一个少女牵着她的狗
让我回头
明月湖
我意外发现它的下游
水清且浅
能看到每一块石头
这条打补丁的河流
我看到童年
我惊讶
然后离去

陈建宏,网名:谁在我们中间,诗人,作家,诗评家。左手写诗,右手经商的男人。1968年正月生,籍贯浙江诸暨,1988年写诗,1989年起进入口语诗写作探索,创作口语诗五千余首,为口语诗现场实验写作及其理论提出者。1993年加入中国诗歌学会,2000~2014年停笔,2015年复出。诗、散文和报告文学300余首(篇)见《中国青年报》、《诗歌报月刊》、《星星诗刊》、《中国工人》《农民日报》《人民铁道报》《江西日报》《辽宁青年》《湖南卫视》等报刊电台,数十次在全国获奖并入选数十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开往春天的地铁》、《谁在我们中间》等三部。擅长快诗,诗风平实感人,富有浓厚的生活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