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情
文/易靈(香港)
每次精神科復診, 都會見到一些智障的成年人. 雖然幾十歲了, 還像個三、四歲的小孩, 在爸媽身邊無理取鬧, 心裏特別有一番感觸!
天下父母, 當自己的孩子出生, 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孩子有沒有缺陷? 謝天謝地! 孩子很正常、很可愛! 心裏放下一塊大石頭, 但更艱巨的任務擺在面前......! 由睜大雙眼望著自己; 至呵啊悅耳嘻唱; 至吮手指且抓小腳姆指當奶咀,慢慢地掙扎翻身, 抬起勝利的小臉兒對你笑......! 坐起來了----爬行了----站起來了----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是全家的歡樂細胞! 來, 向前走! 搖搖兩步跌一下, 抬頭看看你的表情。“不怕! 站起來!” 真的站起來了, 沒哭, 繼續走! “呵! 親愛的孩子! 你開始踏上人生大道了!” ...... 像喝一杯清涼的酸梅湯; 似聽一首悠揚的音樂! 苦的滋味都消失了, 換來的是展在自己面前曲折的大道, 等你攜緊這可愛的小手兒一步步走下去!
但是, 世上卻有一些父母, 等呀等! 等自己的孩子開竅增智, 一歲、兩歲、三歲, 孩子尚不懂事,心裏開始蒙上一層陰影! 看到周圍的同齡孩子們都背書包上學了, 自己的孩子卻不能! 心中的陰影越蒙越厚! 還是耐心再等待, 八歲、九歲、十歲, 孩子長高了, 臉上飽滿紅潤, 很可愛! 但是...... 怎麼還像個幼稚型的孩子, 不懂事, 生活不能自理, 怎麼辦? 這孩子....... 到底是自己的骨肉呵, 無論如何都要守養下去! 繼續盼呀盼! 只盼奇跡出現, 但是.....
坐在對面等取藥的一對母子, 母親頭髮蒼白、臉色枯黃、有點駝背。看上去是一位負著沉重生活擔子的婦女; 身邊的兒子約二十幾歲, 成年人的身材, 但臉上經常現出幼兒的怪表情, 突然摟著母親. 大聲說:
“媽媽! 給電話我, 我要打電話給爸爸!” 母親捧住他的臉, 小聲說:
“不准吵! 等下姑娘罵你, 乖! 靜靜坐下。” 兒子看看姑娘, 伸伸舌頭, 說:
“媽媽! 是不是我乖, 就給我巧克力吃?” 母親點點頭。
“嘻嘻! 嘻嘻!” 兒子高興得抓頭髮玩。
我借拿水喝, 換位到 “母親”旁邊坐下, 乘機向她點點頭打招呼, 贊她說:“你對孩子真耐心! 帶大這孩子是不容易的!。”
“是呀!”母親看我帶著善意,話題也開了, 說:
“到底是自己的骨肉, 怎樣苦都要挨下去的。” 看她有點傷感, 我也心酸了。
“你不需要上班, 專門照顧他吧?”
“不, 他爸爸工資不高, 我要做半天工幫補的,到時把孩子托到中心去。”
“哦, 滿辛苦的! 還有其他的孩子嗎?”
“沒有。 生他後, 醫生評估屬重症智力障礙, 就不敢再生了。唉! 俗話說: 前世欠債今世還, 真是要還一輩子債了! 現在我兩老還在, 可以照顧他, 以後我們走了, 不知怎麼辦?” 語調悲傷但無淚, 這是長期挨苦者的特點。我感觸特別深! 安慰她:
“你真是位偉大的母親! 老天看得到的, 你倆夫婦一定會健康百歲, 同這孩子共度晚年!”
“謝謝你! 承你貴言! 有時我開解自己, 想想幾個老友的孩子結了婚就搬出去; 有的移居外國, 一年都見不到一次。而這孩子時刻都陪著我們, 經常會逗我們開心, 也是好事! 這樣想心就寬一點。”
哦! 是...... 對......! 雖是阿Q精神, 但像他們這樣的遭遇, 阿Q精神是可變成一種生活動力。要不是, 這一家精神不是要崩潰了嗎?
取完藥各自道別回家。但這對母子一直佔有我腦子一角! 是憐憫? 是贊賞......? 至少, 這顆母親的心是完整地奉獻出來了!
無論順景或是逆景; 不問付出有無回報。天下父母的親情, 像太陽環抱大地, 永遠環繞兒女的身邊,照亮兒女的心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