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卖艾翁—说街头乱收费
2002年古5月6日
作者:王金生
端午长街行,路见卖艾翁。
发衰九秋茅,皮皱千年松。
眼眊似雌兔,背曲如弯弓。
寿约古稀外,犁锄伴终生。
盛世无饥馁,只缺孔方兄。
手把一束艾,约略数十根。
易得锱铢钱,略使手头松。
人流如旋浪,西去复向东。
多去买米枣,少有问艾津。
金乌渐西去,时光约两点。
老翁一把艾,无增也无减。
老翁正焦躁,路人尽躲闪。
葱韭夺路走,桃杏棚布掩。
香包挂树后,苇叶连底捲。
老翁自捉摸,甚祸降人间?
天晴无炸雷,脚稳他未震,
不见发火灾,没闻狼进城!
莫非端午节,多发神经病?
虽然经事多,此情总不明!
想罢才抬头,眼前立俩人。
一男并一女,衣冠一般同。
头扣大盖帽,上衣大翻领。
胸缀黄纽扣,肩钉枕头顶。
虽非小学生,却系花领巾。
女耳挂金环,镢楔支足跟。
男面带怒气,脸皮如鼓绷。
鹰眼盯老翁,似与仇人逢。
老翁木然立,女吏画蛇龙。
男吏扯一张,递与卖艾翁。
女吏樱唇启,“管理需费用,
看你货不多,就交一元行。”
老翁哀致词:“儿、媳去打工,
家中留三口,俩老抚一孙,
今日端午节, 抽空来县城,
粘米和干枣,家有不用称,
墙根有艾蒿, 秋枯春自生,
寻思城里人,端午插门顶,
反正要上街, 顺手拔几根,
换得几毛钱,安顿小事情,
孙馋“果味王”①, 老妻要顶针,
日色已过午,艾没卖一根,
一元费不多, 怎奈两手空,
艾顶管理费,两方都省心!”
老翁凄惨惨,持艾双手奉;
男吏怒冲冲,接艾摔槐根。
路人驻足看,脸色多不平。
余亦旁观者,便作和事人。
问翁艾所值, 不过八九角;
又劝两官吏,“少安切勿躁。
收费且减半, 五角我来掏。”
二吏换费单,拿钱一走了。
余再掏五角, 赠与卖艾翁。
老翁泪盈眶,喃喃谢不停。
“送您几根艾,老弟休嫌轻,
虽是一把草,略表感激心。”
接艾送翁去,心中多暇思。
区区几毛钱,得失不足议。
官吏与老农,轻重天壤异。
还盼公门人,作事存天理。
国家有大法,地方有规矩。
见摊收公费,也该估物值。
勿因富贵谄,勿将贫贱欺。
或许汝祖辈,也曾艺稷黍。
做事不依理,便是痞子真!
注:①“果味王”一种袋装廉价饮
作者简介:
王金生:甘肃平凉市泾川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甘肃楹联学会会员,平凉市作家协会理事。泾川县楹联学会副会长,西王母民俗文化学会副会长。著作有:《槐森堂诗稿》《楹联辑录》等。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