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传薪火 仁者本同心
原创: 邢春涛 山西正学堂 昨天
——有感于王老讲授《老子与中国》
人类只有一个老师,那就是历史。站在历史学的角度,站在五千年历史长河的入海口,站在八十岁历史学教授的高度,今年国庆,王老为我们解读了《老子与中国》。
十多年来,听了各种人物从各种角度云里雾里讲《老子》,在王老的课堂里,我认识了真正的老子,我基本明白了老子讲的大道及其含义,抑扬顿挫的四川音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句句有霹雳般的光芒,凿开了我迷茫疑惑的心。
四年前的国庆节,听王老解读孔子之道,片纸未拿,拄着拐杖往讲台上一坐,十几天条分缕析,十几条线索,打通了孔子与中国文化的各种关系,听之拍案叫绝,恨相见之晚。于是时时打听,盼着《孔子之道》一书快点出版。一看到书出版的消息,我第一个去把书请到手,请了好几本,与好友分享。亲自聆听过的讲座整理成书,多了几分亲切,知道里面沉甸甸的含金量。
去年的国庆又一次聆听《诸子与中国》之墨子与中国、孟子与中国、荀子与中国,走很远的路,天天两趟去阳曲县。国庆的天变得快,从最开始的短袖到后来有同学穿羽绒服。听课的人却越来越多,学而习之,有朋远来,不亦乐乎!聆听了诸子与中国的关系,知道中国的文化是在两千年多前的先贤们的热心肠里形成并传承。先秦诸子一开头既是源头,又是瀑布,笔记记了满满一本,于是期盼着新书出版,期盼着国庆到来。遇见好老师,人生之大幸!人到中年,补文化源头的课,不枉一次中国人。
庆祝国庆的方法,莫过于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精神从来都在读书人身上,是一代代读书人用他们的文化创造守护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改朝换代,换的是皇帝,没换的是中华文化!
今年的国庆假期王老天天讲《老子》,我天天听。听着听着,我仿佛看到老子就坐在讲台上,王老和老子俨然一体——一腔的热情,忧国忧民,想救民于水火中,给人们指出了安顿身心的大道,更给治国者们提出了谆谆告诫和殷殷期盼!锦言妙语,珠玉之言处处。我在醍醐灌顶中不停地恍然大悟,不停地拾起珠玉般的句子收藏!
作为春秋后期“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老子,拥有那个时代的大数据,了解乱世人民的疾苦,更了解乱世之源――帝王的无道。大厦将倾,无力回天,于是离开出走,出关前留下了五千言。他的心是清净的,所以他得道了;他的心热的,他给善良的人们留下了修道的宝典;他的心是慈悲的,给未来的统治者,留下了治国的良方。
这次课程,我收获最大的是在课堂上听明白了,孔子和老子的观点其实有许多一致的地方,都有一颗火热的心,想改变人间的不幸,想救民于水火。老子是从“道”出发,孔子是从“仁”出发,想建立合道的小国寡民,有仁爱的大同世界。一个年近八十的老人,把孔子老子两个老人家的仁心和盘托出,原来一直以为的潛心修道不问世事的神仙老子,从云端降到了人间,顿时心里暖暖的。感谢王老还原了我心中最美的老子,我顿时觉得孔子老子两个老人家,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守护神,他们的锦言妙句,化作了民族几千年来的传家宝典。
感恩王老,打通了我心中老子孔子两位老人的心。感恩王老,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力棒传给了我们。我们今天的读书人应该接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力棒,把我们至为宝贵的优秀文化传下去。
古来圣贤多寂寞!子曰:“知我者其天乎!”;老子骑青牛绝尘而去……
耳边传来老子的叮咛: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又传来孔子的大雅之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好美的画面,何其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