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朱同武

深秋时节,北雁南飞,层林尽染,秋风瑟瑟,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风像一位大自然的美术师,染黄了大地,也染黄了荷塘。秋雨打湿了泛黄荷叶,荷花早已凋零,音讯皆无,荷塘不见了往日的郁郁葱葱,莲叶田田,荷花点点。
一株株残荷傲然地挺立在水中央,细听风雨,依然故我。荷叶们耷拉着脑袋,一片枯黄,不免有些许凄凉,或许是生命的另一种姿态,不雕饰,不伪善,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流露出自然之美。
秋荷虽残,风骨尚存。似一位忠心耿耿,宁死不屈的大英雄,坚守着荷塘,铮铮铁骨,傲然屹立,不怕风吹雨淋,霜打雪刺。因为荷塘下面,淤泥里有一大群它们孕育,培养,长大成熟了的子嗣。一个个白白嫩嫩,邻里和睦,相亲相爱,报团取暖。
残荷还记得自己在春日荷塘里那娇羞欲滴的模样,一点一点的探出水面,像一位刚刚出浴的青春靓丽的美少女,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不带丝毫纤尘,出淤泥而不染,不娇柔,不做作,偷偷地看这纷繁复杂的世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古人对初荷的美誉。蜻蜓点水,落在小荷的尖尖小角上,似乎在与小荷窃窃私语,传递着春天的信息。于是,小荷就大着胆子展示自己优美动人的身姿,漫漫地长成了大姑娘,有了几分姿色,多了几分妩媚,与春风戏语,与百花争艳。渐渐地站满整个荷塘,随风摇曳,蹁跹曼舞,生机勃勃,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大自然。朝看旭日东升,夕观晚霞漫天。
夏天的荷塘似繁华的闹市,忙忙碌碌。春天来不及开放的荷花,在骄阳似火的夏日里怒放,点点荷花缀满荷塘,随风送来阵阵清香,路上的行人闻着淡淡的荷花香,心情舒畅,顿觉夏日也有清凉。
鱼儿在水中嬉戏,相互追逐,玩着捉迷藏。青蛙在荷叶上乘凉,尽情歌唱,悠扬的歌声四处飘荡。蜻蜓再也找不到尖尖的小荷角,就在荷花上蘸水写诗,颂扬夏日荷塘的美丽,赞叹大自然的恩赐。
秋天的荷塘,荷花已凋零,荷叶已残败,残荷沉淀了春夏之灵气,历经沧桑,不言悲伤,走向成熟,达到无我之境界,绽放生命最后的辉煌。
夕阳西沉,晚霞映红了荷塘,平静的水面,株株残荷倒映。不时有几只水鸟,在残荷身边彳亍,似乎想要对残荷说点什么,欲言又止,不愿打破这宁静,让残荷之美在晚霞中永存。
时光在荷叶上写满记忆,把曾经的芳华绝代和今日的枯萎凋零铭记于心,慢慢回忆。岁月在残荷身上雕刻着沧桑,残荷们腰杆虽然挺直,却低下了头,向深情的荷塘鞠躬致敬,感恩荷塘的养育之恩。告诫莲藕们懂得感恩,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春播,夏种,秋收,冬藏。
残荷之美,美在它的淡定与从容,面对生死,笑谈自如,不卑不亢,繁华落尽,风骨犹在。待到下一季春暖花开,新生代的小荷又将站满整个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