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评风溪又及李天行的评
文/C骆马(上海)
既然来了,那个李大嘴(不好意思,李天行,只是娱乐 并不是贬低你)走了,但总要谈点什么,以假装自己的存在,这是本性,也是人性,也人性的弱点,但我有这个品论和发表观点的权利。
先说刘年,本人挺喜欢的,富含哲理,如果还有真情结合的诗,就更好些,比如给他给儿子的那首(遗书),就挺好。
但个人以为,写诗最好不是去说道理,最好是去呈现世界的状态和人对这个世界的反应,这个反应该是自己(别是人云亦云)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情感或者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知者也能显出真实的人性。
看刘年的这个,更像一个小品,所以我说是舞台,看着是想客观地去呈现世界,但不是诗的语言,更像一个寓言故事。
---------
丨风溪
诗/刘年
女人在上游洗尿布,老和尚在下游洗袈裟
女人端起塑料盆,要去下游
被老和尚阻止了
“尿布,是小一点的袈裟”
他们走后,来了一群麻鸭,洗脚,洗翅膀,洗嘴
这时,溪下的水草在招摇,溪边的蒿草在招摇,飞鸟将粪便拉在蒿草上
------------
先说有人的品论。
认为这是在中国哲学里面的齐物。齐物是一种世界观,挺好的,老庄哲学本就是说世界自然万物本质是一样的。但,既然已经有不同的事物,必定事物还是有不同,只是只要是物必定还有同一的一面。不同的一面显示了事物的别样,这些事物必须通过自己的别样,来呈现自己和其它的差别,越是真实呈现就越是符合实际。
所以,下面的这个品论其实犯了错误,分开了等级。
(有评)可见,齐物有三境界:第一境界是女人,认为事物有别。第二境界是老僧,认为事物无别。第三境界是麻鸭,根本就不考虑事物有别无别。
第一境界没达标;第二境界及格;第三境界优秀,自然,是最高的齐物。
这首诗歌并没有去评判谁更高级,其实呈现各个别样的事物各自的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刘年表达的很好。
再来说说,李天行的解毒:
——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长,就是因为人有思想,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追求自然应该是在人性的基础上,才是所谓的齐物的最高的境界,脱离人性的追求自然纯属装叉。(上面的评论我认为很不错的,可惜没有顺着这思路,去批判上面的论点,如果就人的和其它事物的区别去谈多好)
老僧就是装灯的代表,鸭子的境界高于老僧又是作者或解读者在装灯。如该诗作者如此之意图,齐物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人如草木,根本不要去洗,根本不会想到去洗。
(这段就瞎说 没看懂诗或风溪的这一个舞台,或者世界这个舞台在呈现什么,如果李认可齐物的观点,就不应该说那个在装灯这种主观的表达。说明他不懂评论该站在那些角度去看去谈去解剖,任何无角度的定性都是危险的)
C骆马 2018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