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朗诵会小记
文/辛旺(河北)
听说文安县诗词学会要和文安县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诗歌朗诵会的消息,开始我很高兴,有一股跃跃欲试的冲动: 我喜欢朗读,也愿意有一个这样平台展示自己。可转瞬我又有点犹豫: 我从没有参加过这样的节目,尤其是没有参加过在聚光灯下表演诗朗诵。但在诗词学会朋友的鼓舞下,我最终是毅然地报了名。
接着我通过微信方式与将主持这次朗诵会的石华老师的取得了联系。石华老师也是文安诗词学会的。她在确定了我要参加朗诵会表演的意向时,先让我录了一段音频过去试听了一下,过后给我发来信息:同意参加。
石华老师很快给我发来了同题作品集兄选出的二十首诗作,让我自由选择一首参加朗诵。最后我选定了文安诗词学会王宝仓老师的七律《咏太保庄淀神祠》,拿起来一读,觉得非常流畅特别容易上口。
于是我开始了朗读练习,结果发现困难不少。刚开始是对诗作整体的感情基调把握不准,因为我刚一读到“一祠飞落大河边,见得沧桑二百年”我马上就想到了毛主席的七律《登庐山》中的首联:“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说实话,毛主席的诗作大气磅礴气吞寰宇,读起来必须铿锵有力嗓音洪亮热情奔放。结果我试着一读,才发现王宝仓老师的诗作《咏太保庄淀神祠》是一首寻古怀古的诗,朗读时应该感情是深沉的,节奏是舒缓的。
诗的感情基调和节奏确定好了,我就开始背诵了。因为朗诵会组委会鼓励脱稿诗朗诵,这可费了我不少心神。背诵下来不难,默写也容易。然而在心情紧张、变换朗读节奏或者换一个新的环境时,背诵就容易卡壳。
为了避免在朗诵会上犯这种错误,我开始了适应性的强化训练。首先我规定自己每天早晨都要在公园晨练之际,高声背诵几遍,然后再听着古筝曲的音乐脱稿朗诵。结果每每出错,有时候因为忘了词儿,打乱了正常的节奏;有时候因为太投入了,干脆就卡了壳;还有时候因为紧张把词语朗诵错了。颠三倒四的错误可没少犯。一着急气得我用拳头擂自己的头,恨自己的脑袋不灵光,我有时候怀疑自己了,明明脑子清晰可见的诗句,一脱口就错了。
当我想到增剑会长说过的的“万事过尤轻”渐渐地我的心平静了,脑子立马清醒了许多。脱稿朗诵时很少卡壳了。但我要保证自己在朗诵会现场绝不能卡壳。于是我寻找观众朗诵,先是在自己的小孙子面前读,接着在班里学生面前读,最后在同事们的众目睽睽下脱稿朗诵。经过几天的强化训练,我终于能顺畅的脱稿朗诵了,自信心也高涨起来了。
2018年10月27日,文安县诗词学会和文安县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文安风物十咏诗作朗诵会在文安电视台演播大厅如期举行。共有二十个节目。朗诵会现场观众比原计划多了不少,计划的60个观众席全部坐满,连过道都坐满了人,现场观众达到了近二百人。现场气氛让我呼吸有些紧促,手脚冰凉。我赶忙长出了几口气,搓了搓手。朗诵会快开始了,参加朗诵的选手都手里拿着稿子准备着。我是决定脱稿朗诵的,对拿着稿子朗诵的我是理解的。我冷静地看着选手们上台朗诵着。他们表演得很精彩,我心里压力很大,不由得我双手合十默默叨念。
轮到我上场了,看着台下一双双注视的眼睛,我脑袋晕晕乎乎的,就凭着感觉脱稿朗诵,竟然很顺畅的完成了诵读,我感觉自己不会太差。我刚返回到演播室的后台,工作人员就挑起拇指向我示意。我意识到我朗诵得应该不错。我更加坚信“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正确的。
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就坐在演播室后台的椅子上平息了一会儿,然后就迈着稳稳的步子走回到观众席上看后面的朗诵了。
近两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朗诵会结束了。参加的选手们或合影留念或执手畅叙诗友之情,或相约到饭店小聚。我怀着敬意和文安县诗词学会的王宝仓老师、王建彬老师还有李卫东老师合影留念,就匆匆地离开会场返程了。我更关心的是尽快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我参加朗诵会的前前后后。
朗诵会过去一天了,我内心却仍陶醉其中,好像难以回到以前的生活节奏。我告诫自己:人生要有归零的意识,才能不为浮名所累,才有可能继续进步。我要从头开始,淡定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