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玉石诗选两组
隐隐的忧伤(组诗)
偏僻的村庄
像从清朝驶来一条木船
搁浅在偏僻的渡口
曾祖父那根长辫子
还悬挂扬帆的桅杆上
舔着,三百六十五道夹缝
流淌的血液,被风吹浪打
老人和孩子们坐在上面
摇荡日出日落
我却在河的上游
荒草占据了秋天
那片田野,已听不到
二月打春雷声,和男人们
手扶犁梢那吆喝声
女人们不喜欢扬花的谷穗
让荒草占据了秋天
土泥的粮仓成了一尊古董
不再养育它后代
盼望
远处航行的那只船,就是我
父母习惯地守在渡口
盼望着,秋后快刮西北风下大雪
把黄河瀑布冻成冰凌
船就会停泊
我兜揣积攒的汗水
一点都没有渗漏
回家采摘春天的花朵
这一天
埋在我心里,等的太久太久
心事藏在痛处
每一滴汗水,都流淌在城里
每一处老茧,都起于高楼大厦
汗水和老茧喂饱一道道风景
可我的村庄茅草疯长,田地空旷
思念也在日夜疯长
我希望我成为一个梦游的人
尾随月亮,和这春风
走进故乡的痛处,把春光
还有山坡上等待开放的花朵
捎给所有渴望的眼神
路,心的引桥
一个念头,越过狭窄的门槛
心,就跳出了村口
路旁,野玫瑰含苞欲放
夏天的雨,打湿了乡间土路
泥泞,滑跌倒一代又一代
没有走出去,而我
跌倒只是一个闪念,挣扎着
爬起来义无反顾
大山横亘、江河横流
挡不住向往那边风景
--路,心的引桥
思乡四部曲
一
小时候,家住在月光下
池塘边,月亮
不在天上在水中
我痴情地要把它捞回家
捞了一夜,发觉自己已经长大
二
脱去身上棉衣
布谷鸟就开始歌唱
村庄四面吐绿
和放牛娃一起发育生长
燕子归来,做了庄稼的主人
三
夏夜,一支打击乐队
在池塘和水田里
敲星星、敲月亮
村庄就是维也纳音乐大厅
鼓手来自田野
只有我和我的父辈
能够听懂这美妙的乐声
四
八月,在城里听见蝉鸣
深夜回到久别的乡村
那是我童年时的一只知了
爬上手心,爬上门前柳树枝头
独奏一生收获的季节
悦耳动人,至死都不变调
我只触摸到故乡的一角(组诗)
巢湖中庙
清晨看日,白天望湖,夜晚赏月
听闻姥山传奇,观景赏心悦目
人间仙境不过如此
香火袅袅连绵,官运、财路、生道
信男信女有求必应
佛家圣地也不过如此
我的人生,走进庙里
只要一炷香,就会转向东面窗口
乘一叶渔舟,穿过湖口,紫气东来
乡村听雪
麻雀钻进草垛
雪天不再关心粮食
顷刻间
村庄和土地,被夜色
涂的密不透风
门和窗
吹熄乡野一盏盏灯火
我和冬天安详入睡
这人世间
在我入睡之前
已寂静的空无一物
只听见,雪
吻着我的村庄和土地
扯起了呼声
与袅袅福音相似
桃花,梨花,油菜花
身穿红色、白色、黄色时装
刚走完春天T型台,就和小情人
蜜蜂、蝴蝶、小鸟步入婚姻殿堂
五月里,身姿日渐丰满
换上宽松衣裳,那副神态
走在公公婆婆面前摇来摆去
娘家人开心地笑了……
动感巢湖
东南风吹皱湖心
春天里想起夏天心事
鱼跃龙门,虾跳过江
湖心里想起岸上心事
农家、田园、观光大道
和车水马龙,像一位大师
挥动手笔,创作
八百里《清明上河图》
我心灵深处那些赞词
和诗魂,抖擞
八百里故事,四千年桑田
时而豪放,时而婉约,时而激情澎湃
五月的湖啊!
一只温润的玉盘
阳光,顺手镶嵌一万两黄金
母亲湖
渔网贪睡农家还没醒来
幸福的瓜果,爬上岸
悄然捧出清香
银鱼醉倒湖底
白米虾醉倒湖底
水晶宫上演八百里喜戏
适宜恋爱、孕育、休养生息
我的生日就在五月的湖
两岸的生日也在五月的湖
湖水度过温暖甜蜜的五月
流向田园,流向
小康人家
生我,养我
巢湖水师
湖水柔软,却能打磨
姥山避风塘坚硬的记忆
仿佛水师历久弥新
仍在战船上操练水性
避风塘石埂,突破
浪尖风口
追逐六百年光的闪点
每一块基石
硬度,都超越了狂风巨澜
被烟雨雕塑
成为俞氏英勇水兵
波涛依旧翻飞
欲趁黄道吉日溯流元末明初
直逼长江气吞吴越
英雄与这湖
如此多娇,壮美
湖水,拐进一条长长的河湾
从未停止过流淌
简介:颜玉柱(笔名琢玉石),安徽巢湖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新写实主义诗社常务副社长、微刊主编。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