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原生态
◇陈建宏
作为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一,诗彰显了高贵的品质。一块怀表和二块铜板就是一个布尔什维克信仰者的全部家当。
伟大诗人的尸骨融入尘世,其诗篇一直照亮宇宙,其不朽,乃是诗的灵魂,充满了善意、正直和一直保持的积极向上的姿态。
思想情感到一首诗的抵达,正是诗者的使命,同样是诗者的离开。唐诗三百首,集聚了盛世诗歌的辉煌,飞天的画扇舒展而开。
什么才是诗的灵魂的轴心组成,正如什么才是生活中心的归属,是学习和思考!
世上原本没有救世主,同样说,世上没有一生下来就是天才。我们所敬仰的英雄和伟大的才情,正是这些神话史诗的人物其内心一生清贫淡泊名利其信念坚韧的结果,而非幕后策划闪亮的闹剧。
原生态,才是我们的底牌。原生态,正是一个民族人文传承的文化存在。多少人云集全民写诗,又有多少人将文学殿堂当成了官场,当成了农贸市场,当成了夜场,当成了职场的江湖。
原生态,就是一个人端坐在镜中的素颜,内心的对白。纵有花开花谢,不过是内心的倒影。正如我们的田间勤耕的父辈和回不去的故土,正如时光无法倒流当年炽热的青春,也正如我们一生的梦如此遥远又往常如此地擦肩……雁过独处之际,重温了骨头行进在内心的脆响。
那是冯至所说的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那是闻一多的一沟绝望的死水的唯美,那是艾青笔下的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一个人的思想可以发光,可以被世界孤独,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河流一样奔放,也可以月光一样忧伤,但必须像每个生命迎迓黎明一样真实。正是这真挚的情思,才能以写作或阅读的形式来承载人和世界的对话。
那是民族的苦难的古井,那是生命母亲河流的奔涌,那是民谣的摇滚倾吐的纯朴,也是一个生命的真诚燃烧不息的干净的所在。
2018年9月15日6:50~7:13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