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回了趟市里,去了弟弟家里。第一次进错了单元,到了楼层才发现不是弟弟的家。第二次敲错了门,开门的是一个老太太,热情的问我找谁。要不是弟弟孩子及时出来,我还以为我又走错了单元。弟弟在哪里住了快十年了,我去过无数次,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的。
弟弟是我叔家孩子,那天叔叔婶婶过来,我顺带去蹭饭蹭酒喝。弟弟以前做店铺生意,销售些土特产。后来店铺生意不好了,改做餐饮生意。弟弟厨艺真不错的,那天晚饭做了六个菜,都非常不错。好菜配好酒,我和弟弟喝着小酒,和叔叔婶婶聊些家长里短的事情,也是其乐融融。
叔叔七十多了,身体硬朗,在我一个朋友工地做领工。我朋友也是大方之人,听叔叔说人家按月给他工资的。我这个朋友和我叔叔也是老相识了,七八年前都帮我朋友管过工地的。后来我在县里做工程,叔叔连续五六年在我工地做领工。叔叔觉得能给村里人找些活干,有些收入,也是一种成就感。
后来叔叔家姑娘也过来了,聊起她的公公婆婆也是很无奈。她公公婆婆都是快八十的人了,属于老一代知识分子,退休金不少的。公公没啥业余爱好,看看书,没事了骑个自行车,去闺女家,儿子家帮助打扫厨房,客厅,有时候买些东西送过去。婆婆每天都很忙,听各种讲座,被忽悠骗去不少钱财,儿子,闺女的话都听不进去。平时老两口日子很简朴,省吃俭用的,儿女日子也很安稳的。
人老了,啥事也不用操心了,按说应该是幸福的日子。其实很多老人日子过的很孤独无聊,精神方面没有了寄托。儿女都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家庭日子,孙辈也不要老人操心了。老人反而觉得生活没有了目标,不知道每天需要做些什么。弟弟对门有个老太太,每天出去捡些别人不要的东西。用蛇皮袋子装着,楼道里堆放着,过些日子拿去卖了,继续再去捡拾,孩子们的话也听不进去。
叔叔家里有些地每年种着,农闲出去做些力所能及事情。没事了家里看看电视,出去和人打打小麻将。婶婶没事到处烧香,祈福子女生意,家庭日子平安,也是些事情做。儿女闺女不算大富大贵,也是衣食无忧,普通人家的日子。孙子,孙女也大了,不需要他们带了。在子女心里,他们平安健康就好,不缺他们衣食花费的。老人们有些事情做,生活有一种充实感。
家里的长辈就剩叔叔婶婶了,我父母,俩姑姑,姑父都已经辞世了。我回老家,时间充裕,都会去叔叔家走走。心里也把他们当我的父母了,在他家吃住啥的,没有拘束感的。叔叔比我父亲小快二十了,也比我大姐大不了几岁的。我奶奶过世的时候,叔叔才七八岁,后来一直和我父母一起生活,直到成家以后。我父母的晚年,叔叔婶婶操心照顾很多,包括后事的料理。
叔叔没有读过多少书,也算乡村里的能干之人了。最早婶婶做衣服,和叔叔一起,到处跑着卖。后来改革开放初期叔叔和人合作办厂,还经营过大客车生意。也记不得叔叔从什么时间开始,不再做生意了。叔叔也是见过世面的人,曾经去过很多地方,在我们晚辈心里一直是主心骨的地位。他们村里的大小事情,我们家族事情,亲戚之间事情,很多都是叔叔出面主持处理,调解。
人这一辈子,过着过着就老了,过着过着人就没了。记得我小时候,叔叔家有个自行车,我去推我们家学骑车。转眼我都五十多了,叔叔也七十多了,进入花甲之年。很多日子一晃就没了,不知不觉,四季更迭。留不住岁月,只能留下很多往日的记忆。简单的生活,平淡的日子,也不缺少幸福的欢乐。财富的多少不重要,平安健康,才是人生最应该拥有的。
昨天霜降,田野里麦苗绿油油一行行,附近的一片红枫地,叶子也由绿变黄变红了。天气开始降温了,很多树木开始落叶了,我们行业也忙起来了。我们整个工区也开始了春天死亡苗木补种,新场地苗木种植。这两天我也几乎都在各个工区走,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而付出。我也没有太大的雄心壮志,能把自己家日子过下来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