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作者/陈建平
父亲是伟大的!
每每想起父亲,我就想痛哭一场,把流不尽的泪咽在心中。我崇尚父亲宁可自己吃苦也不让儿子受累的精神,崇尚父亲带领乡亲们走出贫困而坚韧的品质,我能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骄傲。
父亲是儿女的依据、成长的基石、做人的楷模、立业的先导。在祖上,父亲排行老大。在贫苦的农家,他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担,他帮衬着祖父打铁种地。他生性仗义,爽直厚道,疾恶如仇。弟兄四个中最他能独当一面。六十年代,他由乡亲推选当了村干部,他背负党和人民的嘱托与希望,扛着生活的重担,饱尝着人生的艰辛,带领乡亲们向贫穷挑战。七十年代,在他担任村党支书期间,他四方奔波,为村上申请来了蔬菜区,专供靖远矿区。他兴修水利、办化工厂,造福桑梓,赢得了众乡亲的尊敬和爱戴。
父亲品尝了农村生活的艰辛,总希望儿女们能有个好前程,不管家境多么困难,他总是节节缩食地供我们姊妹三人读书。他对我们的学习要求很严格,一点不马虎。小时侯因逃学,屁股上没少挨父亲的巴掌,他常说:“惯儿不惯学”。正是因有他的教导,才使我有了今天,我算了却了父亲的一桩心愿。
后来我因生活的航船偏离了航道,而伤透了父亲的心,使父亲早已麻白的头发变得全白了,皱纹越加深了,他将整个身心都花费在他认为能给他争气而出乎意料连他也不认识的儿子--我的身上。父亲用心感化着我,他是我人生的航道上的领路人,我非常感激父亲。
作者简介
陈建平,生于1965年10月,靖远县东湾镇人。白银市作家协会会员、靖远一中高级教师、《靖远教育》(双月刊)主编、靖远县地方民俗文化学会负责人。曾著《甘肃党史人物:欧化远》《地方民俗丛书(2):谱序碑文祭文》,主编《农家书库:谱牒碑文祭文赏析》《地方民俗丛书(1):靖远县谱牒序集》,参编《再奏风雅-2005年中国文化年报》《和畅-2007年中国社会年报》《靖远史话》《靖远革命史资料选编》等书籍。
敬请关注惠川文学社面向海内外征稿,投稿邮箱:1104226228@qq.com或直接添加社长:冬末微信:lvdmzl
惠川文学社面向海内外招募理事、会员,有意者直接添加社长:冬末微信了解详情。
温馨提示
您在本平台看到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和编辑们的心血凝结出的智慧结晶,您的分享、您的赏阅、您的赞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是我们精益求精、不懈奋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