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 青 翠 竹
文/山林(西班牙)
——题记:我的家乡福州长乐区玉田镇长青曹洋,历经风雨洗礼,贤人志士,如雨后春笋…今特以翠竹,歌颂村里培育贤人志士的母亲们!
颤颤巍巍的三寸金莲
冲破了束缚着的传统
互相提携着纤纤玉手
在村后皱巴巴的纸张上
潜移默化地描摹着
清晰精致的骨骼
风韵优雅的茎叶
画笔渗透着中原的本色
清瘦 琳珑 空灵的身子
流淌着比干的血性
居住着大汉帝王后裔的曹洋
左边小丘就象爬来的田螺
右边山腰的五棵古树上
隐隐约约地挂着巨大的莽蛇
堪舆先生依照阴阳的形状
让潜水的鲤鱼跳跃龙门
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洗礼
贤人志士 层出不穷
司辰公 助路人智斗贼大王
刘鹏翔 卖灯高中武举金魁
刘志超 一生革命宁死不屈
刘文善 华侨楷模名至实归
刘国钿 民间教育世代名声
刘云森 起义抗敌老兵武威
刘志顺 书吏光泽子女楷模
刘金铨 琴声书法儿孙有为
……
峨峰巍巍 松涛阵阵
义薄云天 世代流芳
今天 清澈的溪流
依然不断地述说着古老的沧桑
接纳着莲角与九座山的涓涓细流
依依不舍地送入沸腾的海洋
原始的愿望就象玉带缠腰
仕女的形象环伺着小桥流水
村里世世代代的母亲
日日夜夜守护着生生不息的脊梁
每个刚嫁过来的时候
就象新移植的竹子
即使在清瘦的日子里
也要举行着古老而隆重的仪式
按顺序排列呼唤着婆媳妯娌
根须顽强地扎进新的地脉
欢快地吮吸着水乡的风水
没有古代西施的功绩
却有清新亮丽的容颜
临水梳妆 青春缕缕
浣纱溪旁 韵意浓浓
清脆香甜的鸡鸣
清清淡淡的晓风
日月和谐在一起
轻巧地拉响美妙的旋律
睡眼惺忪的星星
晶莹剔透的露珠
纷纷地跌落溪里
一向恬静的溪水
被惹得笑意频频
胆怯躲闪的鱼虾
也悄悄地排列成音符的阵势
烟雾缭缭绕绕
仿佛披着高贵的面纱
朦朦胧胧之中
透出一股神秘的禅意
羞涩的晨阳
赠送金缕玉衣
金枝玉叶
轻抖绿意 斑斓水中
有时候面对着
外来凶悍的旱婆娘
依然清风徐徐
感化众生
看着苍天的怜悯
也低眉垂眼
忧心忡忡
以微薄之力针对狂风
宁可折断自已
决不弯腰
联手抗击洪水猛兽
翻卷青龙之力
腾起无数飞刀
传统的针线俚语
在缝补着灰蒙的岁月
龙凤的迫切愿望
寄托在笔墨纸砚
仙子坠落荒芜的凡尘
仍然把自己的骨节
拉得清清脆响
没有宽厚的绿叶衬托
生活也过得清新潇洒
没有鲜艳的花朵陪伴
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
平时关注红白喜事
晒挂出五颜六色的经藩
即使成不了栋粱之材
也默默地传递出高风亮节
游子漂移在天涯海角
象一枚无根的浮萍
只要在心里种植家乡的翠竹
就能经受住一次次
无情风浪的折腾
不用模仿斗牛士的强悍
也能找回翠绿的韵意
不必徘徊浪漫的沙滩
也能重新过上温馨的日子
独自闯荡天下
身心疲惫不堪
只要在融融的月夜
向东方打开一扇心灵的窗户
端起一杯思念的葡萄玉液
对着明月嫦娥干一杯
穿越一万公里的山山水水
站在村后的竹林下
瞻仰着青青的翠竹
依然挺拔婆娑
凝视着破土的笋尖
还挂着晶莹喜悦
赤脚漫步在厚厚如毯的竹叶上
隔离了俗世纷扰的灰尘
想象着当年竹林七贤的悠闲
仿佛聆听飘然的箫笛梵音
朦朦胧胧 如痴似醉
过滤去自己的躁热与轻逛
脱去了严实封闭的伪装
裸露了凡尘真实的疤痕
来吧 轻轻松松
伸手抓一朵白云
把灰蒙蒙的天空
擦拭得湛蓝、湛蓝…
2.我母亲是一棵香樟树
文/山林(西班牙)
我外公给我母亲
精心打造的嫁妆
一只香樟树做的小箱子
至今 我小心翼翼地
打开斑驳的记忆
依然 依然清香扑鼻…
弯曲环抱的溪旁长着茂密的竹林和草丛
从中冒出了一棵香樟树
在默默无闻中
打开了生命的绿伞
撑起了门户的四季
旋转了家族的年轮
平平淡淡的日子
无惧阴晴圆缺
酸甜苦辣的生活
依然阳光斑斓
骨瘦的枝桠 虽然不能
成为穆桂英手中的兵器
___冲锋陷阵杀敌卫国
只专注地把小家高高举起
每天让小鸟衔着黎明的曙光
从绿叶的缝隙中
挤出天真无邪的脆响
悠悠地滴落清澈的溪流
翠绿了一片小小的天地
随着时光的潜移默化
还流淌到天涯海角
日日夜夜 谁知满腹经纶
风风雨雨 谁识才女书香
时光之钟
旋转到八十五个年轮
没有任何迹象
没有一声告别
突然拦腰折断
却刚好横跨在小溪流之上
成了天然的独木桥
村童 从上面小心翼翼地爬过
村民 从上面毫无顾忌地走过
我以为余下的香樟树和根部
随着斗转星移
会枯萎腐烂
会淡出他人的视野
可没想到 竟先后长出了
好几棵小小的香樟树
越长越高
越长越显得神采飞扬
作者简介:刘新炳,笔名山林,1962年生于福建/长乐。凤凰诗社大洋洲总社社长。伊比利亚诗社秘书长。1992年定居西班牙,兼过当地华媒《欧华报》特约记者、《华新报》特约评论员。 电大汉语言毕业。在《福建日报》、《雪魂》、《山东诗歌》、《中国诗歌报》、《新西兰先驱报》和《凤凰诗刊》等等中外纸刊和平台,发表过诗歌等作品,与人合出过诗集。
(来自微信平台:骄阳有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