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国菊 (散文)
文/张松
北国的菊,极普通。白色黄色,星星般撒遍秋野,在寒凉的早上,披霜戴露,倔强地飘着她的冷香,使早行的人们于秋寒中更增添了一份勇气。千百年来,菊的风韵、秉性、倔骨赢得代代世人的尊敬爱慕,特别是她那不争三春、独立寒秋的贞操,浓香不艳的君子之节,受到年过花甲老人们的青睐。
无论是称赞“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的屈原大夫,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以及“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女士,和那位“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罢百花杀”的黄巢大将军,菊花在他们心中,无疑是冰洁玉皎,纯净无瑕的象征。漫漫仕途,坎坷人生,不惑之年过后,对菊的眷恋、珍惜之情,更为强烈。清朝一位诗人这样写到:“素心常耐冷,晚节本无瑕,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
是啊,菊花这大自然秋的精灵,在山涯海角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的顽强生命,是人生晚节沉甸甸的砝码和希冀。记得,在我祖母身患绝症的最后一个秋天里,我陪伴着她。一天早上醒来,发现她不在室内,只见她床前的桌上,一个盛满清水的小药瓶里,几枝浅黄淡白的小野菊,正在窗棂透进的晨曦里颤动,散发阵阵余香……
宋朝诗人陆游这样描写晚菊:“粲粲滋夕露,英英傲晨霜。”菊花,生命之花,我可以尽情赞颂你,不是吗?我敢说,热爱生命的人,他一定爱菊。不信的话,朋友,你可以去问鬓发苍白的老者,去问西天那灿烂的晚霞,去问那缤纷绚丽的菊花,在那里你一定会得到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