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话说“爱好”
陕西安康汉滨区大同初中 李永恩
“爱好”一词的意思,想必人人都明白。
不同的人,爱好不同。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爱好也不同。比如: 有人喜欢文学,有人喜欢音乐, 有人喜欢活动,有人喜欢静养,有人特别喜欢干净,有人则比较随意,等等。
谁都知道: 因为喜欢,生活中会逐渐养成一种习惯,又因为习惯,有人所喜欢的事业便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或境界。随之而来的,是他人的评价或态度的改变,进而会改变命运。这方面,我给大家列举两个陕西安康境内的事例:
凡是喜欢音乐的朋友,对周发猛应该不陌生吧。三十年以前的周发猛,曾是一名极其普通的公交车售票员,因为他喜欢音乐喜欢歌唱,后来受到专业人士的指点,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当代实力派军旅歌唱家。
我有一位同学,三十年前是一位山区教师。那时的他就喜欢写作,因为东西写得好,在学校里待了没几年,当地政府把他调到了县委宣传部。到了宣传部门以后,因为时间更充裕视野更开阔,他不但新闻稿件写的顺手,而且散文写作也有了很大突破,有一年在《人民日报》的海外版专栏,是连篇累牍地发了七八篇高质量的散文。这,也成了当时本埠的一大新闻一个焦点,此后不久,我同学先后被调到市报、省报做文艺版编辑。
可见,一个人如果有了爱好,无形中如同走路有了方向,奋斗有了目标,就可以助推人生很快达到一个又一个高度。
不说什么成名成家罢,就说说日常生活中那些爱好养花、喜欢读书看报的人吧。那些喜欢养花的人,他们每天侍弄着花,给花浇水、施肥、剪枝等,经过辛勤的劳动,最终那一盆盆花,开的越来越艳,散发的香气越来越浓,想象一下,养花人活的像不像个神仙?科学研究表明: 在长寿的人中,喜欢养花的就占了百分之七十。那些喜欢读书看报的人,因为见多识广思维活跃,远离了老年痴呆症不说,而且生活充实快乐!
一句话,有爱好的好处忒多。
当然了,生活是实际的,是离不开物质的,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是兴趣爱好产生的前提。然而,有人家里的房子快要坍塌了,瓮里连做饭的粮食都快没了,可那人还热衷于读书看报。面对这种做法,大家会怎么看?
我们说,这种人其实就是清代的范进。在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里,人们还多少能够理解范进的做法,毕竟如果一旦中举,带来的可是享受不尽的繁华和荣耀。然而现在,那种人的做法就成了一个绝对现实版的笑话。
所以,对于今人而言,为了生活的充实开心,或者为了个人今后的发展,一定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爱好,但一定是在具备一定生活条件的基础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