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玉峰教授律绝曲赋愿景】对古代读书人来说,格律诗(近体诗)是必学内容。古体诗是作为近体诗(格律诗)相对而言,格律诗诞生以后,这种不遵循平仄、对仗、黏连等格律规的诗被称为古体诗。即使是在格律诗完全成熟的唐朝,诗人们也有大量的古体诗,李白也写古体诗;杜甫的《三吏》《三别》《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些都是古体诗。只是当代人不按照旧体诗规则写却自认为是旧体诗,又没有能力写好现代诗,甚至还要改革旧体诗,真是荒唐至极。当下诗坛,好的作品寥寥,俗不可耐的文字堆砌多多;自由诗粗陋浅白,格律诗走向酸腐,古风雅韵一塌糊涂。然而,【尹玉峰教授律绝曲赋愿景】包括现代诗及歌词,旨在忠诚于信仰和理想,具有最慈悲襟怀,世界上的一切苦难,都包容在心,并把它咀嚼出甜味来,号召诗人积极去寻找斗争的方法,前进的灯塔;不受世俗干扰。对待美好事物,应该最是痴情;读书万卷、谴纶流香、词藻华丽,齐绽文人情怀;诗人无论青灯走笔在多少个阴天、黄昏、黑夜……哪怕初始时的光亮,一点点、一丝丝,亦或是那么短短的一瞬间,都能拨动他(她)内心的琴弦,给读者的心灵带来震撼和温暖。

梦之中国
文/天地韵风
我的风潇潇兮易水寒
我的壮士一去不复返。
我的八千里江山云和月
我的百万铁甲漫步雄关。
我的秦砖汉瓦透着成败的忧伤
我的长城荡存着几多残缺的感叹。
我的零汀洋吟唱着 生死的悲壮
我的唐诗宋词 还在弹奏非凡的绝响。
我的华夏儿女在不屈不挠中探索
寻找重彩的笔墨 重写天下的豪章。
我的祖祖辈辈熬黄了的土地
还有逶迤起伏坚韧不摧的脊梁。
我漂流在 苦涩无边茫茫的大海
满载了多少心无所向停靠的彼岸。
我站在那片贫瘠瘦弱的大地
种下是那颗粒无收渺茫的希望。
我梦到黄河长江的咆哮和欲静的沉思
该怎样寻找耻与辱洗刷的渴望。
甲午的屈辱又带着多少悲催的墨点
横飞的战火焚烧着无能落魄的殿堂。
我扛着几千年满怀血泪龙的图腾
问寻着岁月无奈苍茫的悲凉。
我始终没有停止过稍息的奢望。
屈辱中含泪听着隔岸诡笑的尖酸。
我的祖祖辈辈痛不欲声的抗争,
一次次被贱踏血贯长空染遍川江。
黄河决堤在咆哮中堆积希望的平川
长江滚滚冲向噬血灼烫夺命的岩浆。
前赴后续的生命化成日月的气韵
用上升水气凝聚翻江倒海的疯狂
又砸向这片苦难的土地续写华章。
苏醒的骨骼被真理的血色灌注
我用惊悟的镰刀收割沉重的希望。
我用焠火的铁锤敲碎长夜的铁镣
我用信念也要在薄冰上趟出希望。
在这片 被蹂躏百年的土地上拼死翻耕
真理在深沉呐喊中 拉动了静止的枪栓。
是谁?
扛着血色的希望重重插向我的井岗
血浸湘江从此南国土地是那样的鲜红。
安顺场的决杀牵着诡寒惊魂的铁索
二万五千里的雪山草地它在惊颤。
十四年抗战的烽烟煅烧着存亡的洗礼
万帆征战打过长江去是接天的热浪。
终于听到有一个人喊出了 “人民万岁”
终于穿越了 长夜昂首在 黎明的 地平。
砸碎了几千年暗无天日冰冷的镣铐
列强的围堵捆锁不住龙的腾飞
几代伟人在拓荒路上唱着世纪明亮的号角。
一个个奇迹成为现实续写的歌谣
一桩桩的不可能成为了必胜法宝。
长江的水 依然冲刷 两岸滚滚流长
只是加厚了希望的堤岸更加夯实。
岁月的激情再创美伦美奂的奇迹
今日的长江万里竞帆
起了强国的长笛响彻云霄!
那就是中国梦
梦之中国!!
中国!!!
2017年11月10日下午四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