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就感觉一天比一天凉了,再加上近段秋雨连绵不断,更加感觉寒凉了。
这不,丈夫和妻子吃过午饭,商量着今年早点回老家接婆婆来自己家过冬。妻子点头赞称,然后妻子背着丈夫偷偷的笑了。
妻子回想起去年冬天回老家接婆婆的情景来了。
去年好像比往年冷的早些。刚过冬至,气温就低得冻手冻脚的了,真的印证了这句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说实在的,一向孝顺的丈夫象往年一样惦记着回老家接婆婆到自己家过冬,因为自己家在市里住,冬天市里供暖,家中暖和。
平日里回老家看望婆婆,劝她到市里住,婆婆总说:市里太吵,车又多,不安静,又没有熟人,住着着急。家里大天大地的,邻里邻居都熟悉,有说话人等等原因。
为了让婆婆过的舒心就顺着婆婆的意思,平时婆婆在老家住,冬天老家太冷了,丈夫和妻子好说歹说婆婆总算答应每年冬天来自己家过冬,这己经成了多年的习惯。
那天,天气预报说:后天有大风、降温并伴有中到大雪。
丈夫知道近段自己车上的空调出故障不能用,打算第二天上午去修空调,下午回老家接婆婆。知道空调不能用,车上会很冷的。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妻子正准备出去晨炼,丈夫说:“一会咱回家接娘。”
妻子用疑惑的眼神望着丈夫说:“怎么不修空调了?”
“是这样的。”丈夫解释道:“昨晚小弟打电话说,他才买了一辆新轿车,新车需要磨合,小弟和弟媳回去把娘接到咱家,咱的车隔天再修吧。”
“真的?他回家接娘?!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好呀,那你和他们一起回吧”妻子有点不太相信丈夫的话。
“你也随着回吧,往年总是咱俩一起回家接娘,今年你若不回,娘想着咋了,一起回吧。”丈夫抱着妻子温柔的说。
妻子犹豫了一会说:“好吧,一起回。小弟来接我们?”
“不,小弟让咱坐班车到他家附近xxx站,然后他在那里接咱俩。”
丈夫一边说一边洗漱。
妻子有点不满的说:“好吧!”
此时小弟打来电话问到哪里了,一向急性子的丈夫催促妻子:“快点,催咱了。小弟车上有空调,别穿那么厚的羽绒服,到车上热,急燥。”
“好,好,好。”妻子随声应道。
家门口就有班车站,丈夫和妻子很快坐上有暖气的班车,十几分钟就赶到小弟指定的班车站。
冬天的早晨,天清冷清冷的,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刮着,丈夫和妻子下了班车,一阵冷风迎面袭来,都不由自主打了个寒颤,脸上立马起了鸡皮疙瘩,本能地把头缩进领子里,双手伸到双腋下取暖。丈夫和妻子在小弟指定的地方,左顾右盼在寻找小弟的车,可没有车的踪影。
丈夫打电话问小弟,小弟说:“马上到,马上到。”
丈夫和妻子环顾了四周也没有什么商店,要不,去商店里面避避寒。只好站在冰冷的班车站无奈地等待着。
在这寒冷的早晨,路上的行人稀稀落落的,只有班车在马路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奔跑着。
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妻子已冻得流出了青鼻涕,手和脚己冻得麻木,丈夫在原地踱着双脚取暖,又饥又寒的夫妻俩已忍无可忍。丈夫再次打电话质问:“到哪里了?!”
五分钟后,车终于来了,弟媳解释道:“我俩喝羊肉汤去了,这不,喝得满脸都是汗,太热了,让你们久等了。”丈夫和妻子没接话,丈夫扶着几乎冻僵的妻子上了车。
车在回老家的路上奔跑着。
“真的太热了,要不是车窗刚贴膜,三天不让开窗,我就打开窗户凉快凉快”弟媳自言自语道。“我穿着刚买的新羽绒服和新皮靴,热得让我急燥,车上空调就别开了。”弟媳边说边脱羽绒服。丈夫和妻子相互对视着,也没说什么,丈夫把妻子的双手抱在自己的手中暖和着。
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到了老家,婆婆早已把该带的东西准备好了,有玉米糁、小米、红小豆、绿豆、自家种的花生磨的油,还有红薯等等大布袋小布袋的农产品,应有尽有。大家把东西装在车的后备箱,没在家多呆就开车往市里去。
因车上空调没开,空气不对流,再加上人多,车上的空气很污浊,车开了多半个小时,一向不晕车的妻子和婆婆感觉头懵的难受,只好停车下来透透气……
弟媳在车上滔滔不绝的说着自己的同事xxx买了外国什么什么牌子的豪车,那车漂亮、气派、真装脸,好眼气人呀!以后咱有钱了也换豪车,享受享受豪车的感觉,那才叫爽哩。弟媳激情万丈,口若悬河的演讲着,还时不时提醒弟弟开慢点,别超过车磨合期的速度。
车按磨合的速度前行着。
车已进入市里,婆婆因晕车不舒服,就对弟弟说:“一会就到你家的小区了,我晕车难受,先去你家,明天再去你哥家。”
“下午我上班,不在家,你先去我哥家,隔天我去接你。”
妻子撇了撇嘴看了看身旁的丈夫,俩人都会意地暗笑着。
“哥,我不开车送你们了,你们坐班车回家吧,往你家去红绿灯太多了,开车不方便。“弟弟顺口说道。
丈夫和妻子听后吃惊地用疑惑的眼光对视着,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生气地皱着眉头沉默着。
很快到了班车站,丈夫、妻子和婆婆把后备箱那么多的东西都拿出来,小弟和弟媳开车回家了。
丈夫和妻子望着渐渐远去小弟的车,真的好无语,哭笑着、叹息着,无奈地摇了摇头。
后来,丈夫叫了辆出租车回家了。

作者简介:昝丽苗,微信名,无名,一个“小女人”。人生理念:爱心持家,相夫教子,与人为善,真诚对待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