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话劳动
陕西安康大同初中 李永恩
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生活的需要,也就是一定的物质与精神需要。
不同的人,因为位置或处境的不同,对物质或精神需要的强度就不同。有的人,物质上尚匮乏,因为物质是生活的基础,所以他们更在乎的就是物质。有的人,物质上无忧或者很充分了,所以他们更多的追求就会聚焦在精神层面。还有些人,也许是生性注定吧,或者是只在乎物质,或者是只在乎精神。也有人,他们哪方面的需求都不强烈。
不管哪类人,不管哪类活法,也不管是更在乎物质或者精神,我们说,大家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劳动,并且都需要一定的劳动,因为只有劳动才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劳动包括两种类型: 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无论哪种劳动,不同的人,劳动的处境不一样,劳动时的强度也不一样: 有的人,付出的不多,就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有的人,做出了一定的付出,也得到了一定的回报。有的人,付出了很多,甚至以健康和生命为代价,却没达到目的,没得到想要的回报,以至于自己遗憾,人们为他悲叹。
按理说,劳动跟收获是成正比的。然而,科学实验表明: 任何一项劳动,收获的多寡,除了与劳动本身有关外,还与地利、天时、人和以及主观的智慧等因素有关,往往是“一步不慎,满盘皆输”。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就会正确的对待劳动,就会用正确的方式劳动,就会在丰收面前不喜,在颗粒无收时也不忧。这样的话,就叫活的随性、活的随心,这样的人,也往往能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