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师,请问为什么法家是在战国出现,而不是在春秋或更早?话不能这么说,一个事物的出现总是应运而生,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一切事物都不可能由隐在而转化为显在。譬如精卵授受孕育生命,必须因缘和合,来不得半点阴差阳错。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前身,好比水的前身为两种气体,一旦按照适当比例结合,则化生为水。因此,说某种事物为何出现于某个时期,而不是出现于另外某个之前或之后的时期,就好比问某人的生日为何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想就连其亲生母亲也会被问的怔住,而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了。据悉,诸子之前皆有其本家高人,而诸子之所以能被推为当时及其后世之显学,乃是以其个人学识与时代环境复合而形成的学术现象。所谓集大成者,本质上即综罗前代之学而成一家之言也。比如:道家前有终古、彭咸,而老子当仁不让于师;儒家前有伊尹、姬旦,而孔子当仁不让于师;名家前有邓析、尹文、惠施,而公孙龙子当仁不让于师;兵家前有姜子牙、司马穰苴,而孙武当仁不让于师;法家前有商鞅、慎到、申不害,而韩非子当仁不让于师……凡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始于条理而终于条理,自成系统而有助于世也。其人必有超凡之颖悟,必有天赋之神韵,必有旷古之奇才,必有绝代之风流。最后我想,这个问题似乎可以有两个答案:一是几位法家没有生活在春秋时期,一是春秋时期没有法家发展的土壤。除此之外,我暂时也找不到第三个像样的答案以供参考了,如若另有恰当的解释则烦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