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牛尾巴 作者姚士杰
精华热点
西平县城西十多里处有个小张庄,全村有二百多户人家,五六百口人,人口虽不算过多,姓氏却不少,除姓张的大姓是原村的本姓外,还有后来的姓陈、姓李、姓商、姓樊、姓姚的等。其中姚发旺一家便是后来的一户。 姚发旺的祖上原是前姚村人,家境贫穷,爹爹姚毛,兄弟较多,人也有点老实,大大咧咧,不大讲究,人送绰号“粪堆”。粪堆感到在本村成家困难,便倒扎门来到张庄与张氏结婚,一年后喜得一子,取名姚发旺。顾名思义是希望能在这里人丁兴旺。你别说,发旺这名字没错起,发旺长大结婚后生养五男一女,如今刚过六十的他,五双媳妇全娶到家,孙子孙女八九个,看到儿孙满堂,甭提多高兴啦! 姚发旺,性格活泼开朗,爱说笑话,为人良善,遇事随和,善于逗趣,无论长幼,都能和谐相处。因此人们送他外号“牛尾巴”。言外之意,是说发旺为人处世像牛尾巴一样灵活。也有人叫他“老顽通”、“老小孩”的。 前年秋收时的一天,人们又聚到了村东头的场面里,谈天论地,说古道今。渐渐有秋收说到播种之事。一会儿,发旺抱着两岁多的孙子也来到这里。平时爱与发旺开玩笑的商让,看到发旺抱着孙子来到,摸了摸小孙子的头说:“孙子的毛这么长了,也该剃一剃了。”发旺随口说:“是该剃了,但孙子怕疼,他说剃头像狗啃一样,不让剃。”商让又说;“旺儿明年还得发财,喂那么多猪,攒那么一大堆粪,往地里一运,只等明年收好麦子了。”“那我也得跟孙子商量商量,我老了,不能干了,像狗一样,只能看个家。”发旺又随口说。原来发旺的爷爷名毛,爹爹外号粪堆,商让是话中有话,借此取骂发旺。商让的爹爹名良,爷爷小名狗剩,发旺却不动声色的将商让反骂一番。大伙听他两像说对口相声一样,都话中有话,借此取笑对方,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发旺家紧靠南北过道,这个过道的人家有个习惯,每到吃饭时,男人总爱端着饭菜来到过道,聚在一起,边吃边说笑。暮春的一个早上,天气晴朗,无风无火,高高的树枝上,时而传来鸟儿的鸣叫声。樊喜第一个端着饭菜走出家门,来到过道上,靠着过道边的一棵大树蹲了下来,一会儿,发旺和其他几人也端着饭菜出来了。发旺家今早蒸的馍掺了些杂面,既黑又小。樊喜看到后,故意调侃道:“牛尾巴,你那么大一堆,你看你的馍像牛粪一样黑,还没有半个牛蛋大。”发旺一听,应道:“俺的馍是有点黑小,你的馍确实既鲜又大,好像俺老婆的‘妈’一样,你吃着可口吆,你可不要忘本吆!”在场的又是一阵好笑,有的差点笑出口中的饭来。 去年夏季的一天,发旺年近九旬的老爹不幸去世。发旺是个孝子,十分伤心,随乡入俗,为老爹操办丧事,搭了灵棚,租来了花架子,请来了鼓乐班。发旺为人随和低调,人缘不错,乡亲们都来吊唁帮忙。到了中午出殡时,天气十分炎热,人们抬着老人的灵柩,经过十字路口时,停了下来,准备串棂。鼓乐班奏起了悲哀的曲调,演员唱起了悲伤的曲子。发旺听着听着,不禁又想起了老爹艰辛的一生。近几年生活可好了,老爹却突然去世,他越想越难过,又禁不住痛哭起来。这时又是平时爱与他开玩笑的商让过了来。商让心想,这回我可该趁此机会嬉你几句,看你鳖子有啥话可说,便说道:“旺儿,你爹也这么大年纪了,天这么热,不要哭他八回头了!”说罢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就在商让得意的片刻,发旺哭诉道:“让儿!你不知道,我怎能不哭呢?我不能跟你比,你有几个爹,我就这一个爹,我难过呀!”在场的又是一阵好笑。 发旺也算是吉人天相,虽然生养五男一女,没少吃苦,但他教子有方,孩子个个也争气,勤快能干,农忙时在家收种,农闲时就外出打工挣钱,或经商赚钱。也算如意,五个孩子不仅娶了媳妇,一个个都盖起了两层小楼。最让他高兴的是大孙子也娶了媳妇,他喜得曾孙。每每想起自己这个家,自己才刚过六旬就已四世同堂,他就喜不自禁,常爱哼着自编的小曲: 我家有五岳, 孙子更比儿子多, 孙子更比儿子多, 不愁吃来不愁喝, 闲来还把麻将摸。 有钱花来有酒喝, 你说心里乐不乐! 发旺把五个儿子的婚事办完后,自己谁也没有跟,和老伴一起另立炉灶。住在五儿子五一家中。因五一小两口常在外地经商,好跟五一看个家。不是儿子不管,而是发旺在想,自己老了,和年轻人吃一锅饭,生熟咸淡口味不一样,不如老两口独立小火,爱吃什么做什么。自己身体也还好,地也不让孩子们种。再说现在地也没啥种的,忙的时候也就是那一两个月,其余是就是闲着。几个儿子跟媳妇都孝顺,逢年过节争相尽孝,肉是肉,酒是酒,烟是烟,钱是钱┉当然还是孩子们都富有了,要是一个比一个还穷得话,那就难说了。发旺白天闲时,就跟几个老头一起玩玩麻将,有时也会输个三块五块的,有时倒会赢个十块八块的,这都没什么,快乐而已。晚上睡时再喝上二两小酒,小日子确实不错。因此,他常常高兴时就哼上一遍,逢人就夸赞几个媳妇争相尽孝的事。 一次发旺碰到了老家的人,又兴致勃勃的讲起自己家中的事。刚好平时爱跟他开玩笑的陈群也在,听他那么高兴地讲着,故意开玩笑说:“你鳖子光说高兴的,你咋不说说你四媳妇埋怨你的事呢?”发旺这时,先用双手轻轻拍拍自己的裤裆,然后说:“我说这会儿蛋皮子咋这么疼,原来是群咬蛋虫在咬蛋”。接着又用手边拍边说:“我让你咬!我让你咬!” 原来,陈群所说的四媳妇埋怨一事,是指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本村一户姓张的,近年来先后养猪、养鸡发了财,手里有个几百万,三月二十五是家中老父亲八十大寿生日,给老父亲祝寿许下了三天大戏。发旺的四儿子也外出打工去了,只有四媳妇和孙子孙女在家,四媳妇爱看戏,到了晚上便给发旺说:“爸,我想看戏,这家咋看呐?”言外之意,是想让公爹看家;当爹的媳妇说出来了,也不好推脱,自己虽然也特别喜爱看戏,但又怎能去跟媳妇争呢?就爽快的跟媳妇说:“好!我看家,把钥匙交给我吧!你成看戏去了。”就这样,媳妇把钥匙交给了他,就去戏场了。 要知发旺那是最爱看戏的人了,不能听到弦子声响,一听到乐器声啥事也做不进去。媳妇去看戏走后,他一会来到四媳妇家,一会再回到老五家转转。等到戏一开始,他再也转不进去了,心早已飞向戏台。忽然他心生一计,何不来他个“空城计”把灯拉上,把门打开,这样岂不就可以去看戏了。想到这里,他便把屋内电灯拉开,屋门敞开,大门关上,便去到戏场,站在较远的阴暗处。待晚戏一结束,他急忙往三媳妇家赶。等到三媳妇一回来,他站在大门口,把钥匙交给三媳妇,便得意地离去。 到了第二天晚上,他仍是重演着昨晚的“空城计”。谁知第二天晚上就没有昨晚那么幸运了。也不知是哪个毛贼看出了他的秘密,钻了他一个空子,乘空而入,将三媳妇家的几样东西给拿走了。不用说毛贼在戏场看到了他和媳妇都在看戏,于是下了手。待他如昨晚一样,匆匆赶回三媳妇家院时,发现有点不对劲,又没敢说什么,等三媳妇回来一看,不久前买回的三十英寸超薄电视不见了。吃惊的问他是怎么一回事时,他干吥咂嘴就是说不出。这时,平时十分孝顺的四媳妇也火了,埋怨的说:“就这也是给我看家的,你不愿给我看,你就不答应我,这也没有啥!你是咋看的呢?是不是睡着了?来了人拿东西会没声音?你就睡那么死样?┈┈” 发旺看媳妇越说越气,再不发话也不是事儿,便把事情的经过如实的给媳妇讲述了一遍。最后哆嗦着说:“坏——就坏——在这——‘空——城计’我不该用——两次!”说罢,很尴尬的站在院中,既不好进屋,又不好离去。 听到四媳妇的埋怨声,早有二十多个 听到四媳妇的埋怨声,早有二十多个邻人赶来,有的在咒骂盗贼,有的在劝说三媳妇,“小偷没良心!-------”“财去人安乐,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要再生气了!再生气小偷也不会给你送回来了!-------”邻人你一言,我一语,一会儿把三媳妇说的也不那么生气了。四媳妇心想,也是的,公爹也这么大年纪了,没少为俺操心,要把他老人家给气着了,我可成了有名的媳妇了,便又安慰起公爹来:“爸——回去睡吧!刚才我气昏了,说话有点狠,你别放在心上!没啥,不就是几千块钱吗?只当你孩子一个月没干活!”这时发旺才唉声叹气的和邻人一同离去。事后,爱跟发旺开玩笑的,总是取笑他“诸葛亮‘空城计’,用一遍,你用了两遍,你媳妇怎会不埋怨你呢?” 这件事过后,发旺生怕四媳妇生气,有时故意在四媳妇跟前说些好听的,或帮四媳妇干些活买好。其实他的四媳妇也是个有口无心的人,并未生他的气。麦子收罢后,一天下午四点钟左右,发旺正在村头歇凉,看到四媳妇挑着挑子上地栽红薯,在村头一家借了一把铁锨,便跟着去帮忙。来到地后,先慌着拆土打畦,媳妇说:“不打畦了,就这挖个窑栽上吧!”“那哪中,红薯打打畦,结个不扽扽。”(就是结大堆之意)打畦之后,四媳妇栽着,他又要去挑水,四媳妇说:“爸,看你身上的汗,你去路边树下歇会吧,一会我去挑!”发旺也确实有点累了,天热,满身是汗,就去到树阴下歇凉。 发旺待四媳妇栽完浇完后,又过去同媳妇封红薯窑。媳妇封一畦,他封一畦。封着封着,发旺又想起了自己带出的这个家,儿孙满堂,四世同堂,几个儿子都盖起了楼房,购买了电器,就连自己住的房间也安上了空调,做饭也用上了煤气灶,电磁炉,越想越高兴,越干越有劲。又不禁发起了孩子般的脾气,每封完一棵故意用双手往封土上啪啪拍几下,然后双手按着垄子向前蹦一下。媳妇毕竟年轻手快,封在前面,并没有注意。发旺得意的叫道:“好!你看这像不像小兔在扳爪?”说着又将两手在地上啪啪拍了几下。四媳妇好回头一看,先是不禁扑哧一笑,然后又故作埋怨的说:“爸!你看你,怪不得人家都爱给你开玩笑,我看都怨你,都当上老太了,还像个小孩似的。赶快封吧!别打黄昏了,我带着钥匙你孙子放学还进不屋呢!”“好!好!我快封!那,你先回去吧!就剩这几沟,我封封算了,可不能让俺那乖孙子进不了屋。” “好!爸,我先回去了。”四媳妇说罢挑着挑子回去了。 媳妇走后,发旺边哼着小曲边封,也没多大一会儿就封完了。他直起腰,拍拍手上的土,拿起铁锨扛在肩上,走在回家的路上。向西边看了看,太阳刚刚落下,留下了橘黄色的霞光,一阵晚风吹来,他感到非常惬意,又唱起了自己新编顺口溜: 想不到、想不到,四世同堂好热闹;吃不愁、穿不焦,做饭还用电磁锅。 享空调、住高楼,三餐都有小磨油;种地不税把钱找,党的政策就是好。 人人说我老来乐,再活六十不嫌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