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征文●散文诗●月下的思念
文/杨金堂
中秋,本来只是个节日。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写的多了,便变的不同寻常。
无论是诗中秋、还是中秋诗词,一拨一拨的文人如锦上添花,让这个月圆之夜美上加美,美到不可收拾。
我如许多人一般,总也喜欢把相思寄托给这个有月或无月的夜晚。哪怕是饮了些廉价的酒,一样能醉,醉了后的感觉是一样的飘渺,玄幻。任思绪飞跃到不可思议。
相信谁都有痛,那是因为心会有感知。
静静地、静静地斜依在椅子上闭目沉思。或许有人会把那时丑陋的表情记下,时而激烈,时而沮丧,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如圆寂了那般平静。这种情绪感染着,感染着枯朽了的藤蔓和落叶,感染着那些到处凄凄惨惨戚戚的声响,一同无奈地进入到万劫不复的喜怒哀乐中。
无定律的相思,像游走的灵魂。从来不受意识的羁绊。走过了年轮,走过了季节,走出了方圆,越过了道德底线。走向纵深,走向遥远。但却从来没走出过自己的心间。
因为有知觉,便时时处处去说爱。终究脱不开这个永恒的主题。
“你在那里还好吗”?这是重复了千遍万遍的挂念。因为挂念成了今生今世的痛,因为痛淡泊了生命的意义,因为淡泊,多了愁怨,白了鬓发,疲了躯体,少了活着的意义。既如此,谁能怀疑问一声“你在那里还好吗”会是虚情假意?
谁说相思就一定会痛?或许有时恰恰是“痛并快乐着”。痛不在相思的念叨,痛不是说出爱后的没有回音。痛在少了勇气的怯懦,痛是未曾说出口的一方相思。
总是把相思寄托在月明时,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相思才会让被相思之人感知。
我把相思寄托给仲秋落雨,不必撑伞,当点点雨滴带着情、带着爱、带着问候,带着牵挂落在身上的时候,你会想起我――曾经的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