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紫袍---道宗时期的通里大师,是当时有名的高僧,因“慨石经未圆,有续造之念”,继续石刻事业,并开坛讲经,一生度弟子150万人。倍受道宗及其母天皇太后的器重,特赐紫袍一件。
5、藏三---云居寺石刻佛经至辽通里时期,石刻佛经已达到大乘经、律、论三藏完备。
忆王孙---云居寺随想(金、元)(四)
凭缘散刻碎莲开,
大定义谦乘盛来,
小衬完颜梵玉裁。
幸沉埋,
慧月重圆七宝台。
注:
1、金代虽未有皇帝直接支持云居寺石刻佛经事业,但却得到皇族、贵族、僧俗两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故有起句。
2、大定---金年号。
3、义谦---指义谦法师。义谦自幼于云居寺出家,历经金朝5个皇帝金,大定年间出任云居寺住持,改律为禅,并对云居寺进行全面修复,使云居寺繁盛一时。
4、完颜---指完颜永中。永中为金世宗庶长子,大力支持和参与云居寺石刻事业,施刻经74卷,刻经700余石。
5、慧月---元代高丽僧人。元代未见大面积刻经,高丽僧人慧月正元年间去五台山朝圣,归途经云居寺华严堂(即雷音洞),见石户摧毁,石经残损,故进行了修补,并留下了“高丽国比丘达牧书字,慧月修补经石五介”的记题。
6、七宝台---七宝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