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恢复高考制度以后,遍布全国的中学校园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学生阶层——复习生!
复习生从单纯幼稚的应届生走来,复习生从落榜后的失落和沮丧中走来。因为经历了一次失败的痛苦,复习生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因为经历了一场血与火的竞争和锤炼,复习生丰富了许多,刻苦了许多。
复习生并不知道自己会做复习生。可是,七月的风暴击碎了他们多彩的梦,如一条搁浅的鱼,进退两难。于是,复习生觉得无颜面见人,就不想上学了。可是,耐不住家中的寂寞和同学们的动员,最后,一咬牙住进了母校的学生寝室,进去了便成了复习生。
复习生一般不爱多说话。弯下腰走路,埋下头读书。遇见熟人绕道走,碰见老师靠边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为是复习,学习目的特明确。不用老师监督,不用父母唠叨,自己最清楚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所以,复习生最刻苦,时间抓的最紧。
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一二点睡觉,每天学习十八九个小时。中午也不敢休息,实在困了,趴在桌子上迷糊一会儿,就算过了。所以,下午上课前,复习班的教室,一片书的海洋,一片如雷的鼾声,一片倒下的人头。就连上厕所,兜里也装个小本子,可顺便背几个英语单词。因为太刻苦了,往往夜里十二点还不去休息,害的老师一遍遍的催。因为爱熬夜,早上起床特别难。往往别的同学跑完操,上自习半天了,他们还在呼呼大睡。校长和班主任查铺,拉被子,他们还恼得只骂娘:“哎呀,谁呀,真---是---!”“我,谁,没看几点了,一群懒家伙!”一听是校长的声音,复习生们吓得一骨碌爬起来,在冰冷的自来水管上抹一把脸,向教室跑去。
其实,复习生也想起早,只是晚上熬夜太深了,实在太困。有时候,起床铃响过半天了,几个懒虫还赖在大地铺上发呆,其中一个说:“我数数儿,数到‘七’的时候,都得起,谁不起是小狗!”“行!”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然后复习生们闭着眼睛,冥冥中听该同学数道:“一、二、三、四、五、六……”这时候大家都做好了起床的准备,可等了半天,就是不见往下数,有人急了,推推他,该同学如梦方醒,问:“数到几了?”“六,该数‘七’了,数到‘七’我们就得起床了。”“知道了。”这个同学就重新开始:“一、二、三、四、五、六——八!”念完“八”这个数,该同学依然呼呼大睡,其他同学看“七”被隔过去了,也倒下头呼呼大睡起来……
复习生学习很专心,一般不敢谈情说爱。但总有个别男女生之间会发生一些简单的故事,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偶而,也会有某个情窦初开的男生,把班里那个漂亮女孩的倩影录进梦境,夜半惊叫:“我有病了,我有病了!”弄得宿舍一片大乱,待到班主任弄清真相,向同学们解释:“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然后,大家才笑得前仰后合,人仰马翻。

复习生心思用在学习上,生活一般很艰苦。男孩一年四季难得买一件新衣服,女孩更是素面朝天,衣装简朴。每当吃饭的钟声响过,他们便会敲着饭碗向又脏又乱的学生食堂冲去,排很长时间的队伍之后,方可打出一碗玉米糁儿汤、一个四两细票的白杠子馍、一小碗少调没味的萝卜菜。然后,大家伙围成一圈儿,边吃边聊。有时侯,饭厅的窗口会挤成一锅粥。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常常有高个儿的男孩高举着饭碗,越过后面同学的头顶往外挤,偏偏这时候,后面的同学向前一拥,这个高个儿男生的玉米糁汤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了。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打斗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有时候,几个人把一大碗萝卜菜吃快完了,才发现一个老鼠屎隐藏在碗底,恶心得大伙差点把刚吃下去的东西全吐出来。
复习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日子却过得飞快。转眼又一年的高考来临了,复习生们的学习更紧张了。许多同学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有的贫血头晕,有的晚上睡不着觉,有的脑神经衰弱,有的戴上了瓶底厚的近视镜儿。大会上,校长反复地给大家讲休息的重要性,讲“八减一大于八”的道理。然而,同学们的紧张心理却丝毫没有得到缓解。临考前三天,那些复习了五六年的老复习生们已开始服安定片了。这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一种临战前的恐惧。成败得失,在此一举。一年的艰辛和努力,就看这几天的发挥了。
高考开始了,各考点的巨幅标语从教学楼的顶层直垂而下,各色彩旗在校园四周的铁栏杆上猎猎招展,校园里贴满了诸如“沉着冷静,仔细答卷!”“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之类的标语。佩带着主考、巡考、监考标志的各色工作人员如临大敌,穿梭于各考场的内外。时有因紧张或天气炎热而晕倒的同学被抬下考场。考点的大铁门外挤满了翘首期盼的家长,和各学校领队的老师。各种各样的小商小贩儿围着校园一溜摆开,高声叫卖。校园附近的交通要道常有几个警察把守,维持秩序。这时候,复习生们坐在考场上,或势如破竹,奋笔疾书;或遇到难关,凝眉深思;或鬼鬼祟祟,伺机作弊;或答题已毕,满脸轻松……
高考结束后的日子,是复习生最难熬的日子。既渴望分数线早日下来,又害怕名落孙山。那种期盼与恐惧参半、焦虑与不安并存的复杂心情,是任何没有同等经历的人所难以理解的。这等经历的人所难以理解的。在这时候,最怕的事情是亲朋好友问考得怎么样。所以,复习生往往躲到同学家里,聊聊天,看看书,或者,到野外走走。直到有一天,县教委通知到高招办领取录取通知书,复习生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考上大学的复习生已经不是复习生了。
若干年后,这一群事业有成的复习生们聚在一起,每每回忆起当年复习的艰难岁月,便激动不已。复习生的经历是一种耻辱,也是一种荣耀;是一种缺憾,也是一笔财富。

作者简介:白胜民,男,河南省洛宁县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业余从事文学、书法和摄影创作。诗歌、散文、小说等均有所涉猎。执教三十年来,有文学和书法作品百十余件在全国各级各类刊物和媒体发表,获奖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