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崇拜的历史名人
人人心中都有自己最崇拜的历史名人,我也如此,我最崇拜的历史名人莫过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蜀国的丞相诸葛亮。
我崇拜诸葛亮的机智多谋,富于远见。我们知道刘备在未得到诸葛亮之前,总是屡屡受挫,几乎是战无不败。可自诸葛亮许跟随刘备奔走效劳之后,刘备的局面为之改观。诸葛亮未出茅庐知天下,《隆中对》中为刘备制定了“占领荆、益二州,联吴抗曹”的政治方略,可见他的远见卓识。也成了他一生践行的基本方略。借东风、七擒孟获、空城计等足见他的多谋与机智。
我崇拜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诸葛亮不愧是忠君的典范。他对刘氏父子的忠诚可谓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坚守知恩图报、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道德准则。在刘备兵败时接受大任,又在刘备最艰难的时刻奉命出使东吴,促成了‘联吴抗曹’局势的形成。当然,刘备对他是百倍的信任,临终时曾留下了“爱卿之才,胜阿斗百倍,吾死之后,能则辅之;不能辅可取而代之。”的遗言。后主刘禅之才,确实无法与诸葛亮相比,诸葛亮完全有资格取而代之,但他没有这样做。在刘禅跟前仍然尽君臣之礼,恭恭敬敬,勤勤恳恳,直到岁终。尤以死在征讨的军营中而谢世,真可谓‘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片忠心,日月可鉴。
我又崇拜诸葛亮的严于律己,勇于承担。诸葛亮虽知人善任,但他毕竟是人而不是神,出于种种原因,他也有谋事不到,用人不当的地方。不过,每当因工作失误带来严重后果时,他并不推卸责任,保全自己,而是主动承认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惩罚自己。马谡拒谏失街亭后,他并不是单单挥泪斩了马谡,而且以身作则,降了自己的职,以正军法。收姜维时,老将赵云打了败仗,他则是以自己用兵不当,主动承担责任。对老将赵云反复安慰。
我还崇拜诸葛亮的教子有方。读过诸葛亮的《诫子书》一文的人,无不感到此文发自肺腑,言辞恳切,既可感受到诸葛亮一生谨言慎行的人格风范,又似聆听到他那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尤其是‘俭以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的至理格言,更使人看到他那人格的光辉。无怪乎他的儿子,在蜀汉罹亡国大难之时,能够挺身而出,率领义兵顽强抵抗,以身许国。这正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崇之!拜之!蜀相诸葛亮。诸葛一臣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