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 家 人 》
易 之 中

出家人,不但要身出家,更要紧的是要心出身。李淑同便是一个典型的榜样。出家人的关键的关键是心要“出家”。身不一定要出家,但心一定要出家。身不出家心出家,也可以做“居士”。但心不出家,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是真心的归皈。六祖慧能的“即心即佛”,就是强调要心出家,是心归皈,是心放下,是心成佛。佛身!是一种形式。佛心!是一种关键。出家人,如果不是心归皈,不是心出家,那只是徒有其表。出家人,如果是心出家了,那才是真正的出家。“酒肉穿肠过,佛祖留我心。”说得也是心要出家。《坛经》也举了慧能的亲身经历。只要心出家了,那怕与杀生的猎人共处,那怕食肉边之菜,也并无妨碍。心不动,风动眼动又何妨?!心戒口不戒,重实质而弃形式。翻开《坛经》,六祖慧能的重本质重心佛的形象栩栩如生。慧能与神秀的分歧,也在于心佛与身佛之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否定了“身佛”。“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中若无尘,世界自光明。这就是“心佛”。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这是不折不扣的“身佛”。“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此偈既可以用在修心上,也可以用在修身上。究竟拂去心中之尘还是拂去身上之尘?因偈语的前提是修身,故全偈为“身佛”而非“心佛”。身佛是形式,心佛是本质。故慧能便赢了境界与格局。
佛教为了修心佛,为了成心佛。便立下了一条很重要的“宗旨”——出家人!出家人的标志是无国无家!不忠不孝!出家人不但无家与不孝,还要无国与不忠。出家人要远离是非之地,免得招惹麻烦。政治就是是非的东西。当年武则天要慧能上京讲佛学。但慧能就托病托老坚决不上京,坚决远离是非之地。世界几大宗教,都是无国界之分的。如果有国界之分,基督徒与佛教徒就不会分布世界各地。如果强调宗教要爱国,要唱国歌,那就是不尊重宗教自由。中国至今还不肯与梵帝冈结交,就是因为中国要设立“天主教爱国会”,规定在中国,宗教要先爱国。这种做法,是不是干涉宗教自由?恐怕要请人大释法了。
最近网传佛教的许许多多的是非,是真是假?无法判别。不过,出家人只要心定,一心归皈我佛,表表爱国,唱唱国歌,或者不影响修心修行。但上级就最好不要去“领导”,不要作行政规定。让佛教徒自己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