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呀,你是左撇子啊!"每次人多聚餐,自己都默默地坐得尽量离左侧的人远点,防止吃饭跟人家“打架”,可还是能引起特别的关注,发出这样的惊叹!
从小到大,因为左撇子没少受到这样的关注,也遇到过许多尬尴事。上学前班的时候,老师让我上讲台上演板。记得清清楚楚,老师出的题是100减去50等于多少。我习惯性地用左手毫不犹豫地写了个50。老师不由分说,飞起一脚就踢在我屁股上,把瘦小的我踢趴在了讲台右边墙角砖砌的烤火炉子上,把我胸部磕得非常疼,屁股也感觉火辣辣地,眼里泪水直打转,却没敢哭出声。爬起来重新走上讲台,用手擦去了原来的答案,又用右手写了个歪歪扭扭的50。从那以后,我写字再也不是左撇子了。

因为左撇子吃饭,总是被亲人们反复纠正。我大姨家与我家一个村,上学与表姐同一个学校又同班,大姨家离学校也比我家近,表姐总邀我去她家吃饭。每当吃饭,大姨都让我用右手拿筷子。右手用筷子虽不利索吧,还免强能把饭菜夹到嘴里,可左手没劲端不动碗,大姨就把饭舀在小孩用的小碗里,那时我已是十来岁的大姑娘了,觉得非常地尴尬。后来爹妈说:“改不过来就改不过来吧,左撇子也没啥坏处,你爷爷也是左撇子也挺好,就随着你的性子吧!”吃饭便没被“改造”好,一直是左撇子。
上初中的时候,老师让投铅球,我怕被同学们笑话,就用右手投了一个。“你几天没吃饭呀,也不怕砸住脚了!”老师讥讽地说。我弯腰捡起铅球,左手举得与肩平,用力超前一推,投得很远,比班上其他女生都远!“你原来是左撇子啊,以后投铅球,铁饼、标枪投掷类体育项目,你都可以用左手,尽可能发挥你的优势!”第一次因左撇子而得到了肯定。

当然了,左撇子也具有右撇子所没有的优势。写作业的时候,右手写累了,就换左手写,遇到抄课文、抄生字、单词要求遍数时,也可以左右开弓,齐头并进。用剪刀剪指甲的时候,去地里拔草的时候……都比右撇子快速和方便!
虽然左撇子生来便与旁人不同,但并不妨碍他们在各个领域里大放异彩。比如拿破仑、达芬奇、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乔布斯、奥巴马……不也取得了卓越不凡的成就吗?
在体坛,更有一大批明星,将左撇子的优势当成了他们在运动场上的杀手锏。像丁宁、林丹、曾春蕾……

据统计,全世界有10~12%的人是左撇子,这个比例非常稳定地超过了三万年。其实,无论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这都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习惯,两者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真正决定人们之间差别的,也不是简单的左右手使用习惯,而是思维以及观念上的差异!
因此,当你的孩子是左撇子时,也没必要又打又骂地强行纠正,违背天性,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伤害。况且,社会具有包容性,不会因为是左撇子而低看一眼。国际上也很重视左撇子的权益,1976年把8月13日定为了“左撇子”日!

作者简介:梅儿,原名孟宪红,洛宁县景阳镇人,洛宁县作协会员。热爱文学,醉心文字,喜欢用文字点缀清清浅浅的生活。偶有作品发于报刊及网络文字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