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它是一首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
长大后,它是一句历史验证的伟大真理
十八年前的今天,我举起右手
向党旗宣誓:“为共产主义而不懈努力”
从此,我就成了党的儿女
从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和激扬文字中
我读懂了母亲近百年的风霜血雨
在屡遭西方列强欺凌外辱的苦涩无奈中
我理解了经济发展、强国富民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让全国人民从灾难走向光明
为中华儿女珍藏一段心潮澎湃的记忆
一部开天辟地、凤凰涅槃的历史
造化一条驰名中外的红船
我在嘉兴南湖的绿水烟波中寻踪探秘
仿佛看到了13名英烈挥旗泛舟的涟漪
红旗上有镰刀和铁锤勾勒的图腾
招引天下英雄豪杰簇拥汇聚
千万条忠贞不渝的航船,膜拜而来
从江西跟到延安,从南昌跟到遵义
用思想的铁锤敲醒了东方的睡狮
用智慧的镰刀斩断了罪恶的刑具
伟大的梦想从游船灯火和井冈翠竹中走来
接受了枪林弹雨的洗礼、雪山草地的磨炼
我没有理由不为那沉甸甸的丰收歌唱
从“秋收起义”到“三湾改编”
从“五次围剿”到“八年抗战”
从“三大战役”到“开国盛典”
在内忧外患的危机时刻,总有共产党的力挽狂澜
28年的前仆后继与烽火连天
让饱受凌辱的祖国母亲再次挺起腰杆
灵活运用马列精髓,奋力开创中国样板
改革的春雷打破了华夏大地的沉寂
清新的雨露滋润了十三亿百姓的笑脸
革故鼎新、励精图治、追云赶月、骇浪滔天
自从那位英明的老人在南海边画了几个圈
中华民族就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香港澳门平稳回归,奥运健儿胜利凯旋
一条条巨龙在大地延伸,一艘艘飞船亲吻蓝天
“一带一路”在国际舞台上云舒云卷
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华文明的光辉灿烂
基层老百姓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的挂念
为了共同富裕,中央采取攻坚拔寨、啃硬涉险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也是完成美丽梦想的历史必然
“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思想理论在探索中完善
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公仆情怀和长期实践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重山
统揽全局的调控能力,是中国特色的彰显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鞠躬尽瘁、为民所愿
这种各领域、全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大格局
这种跨部门、全方位鼎力参与的多元帮扶体系
就是精准扶贫与治国理政相融合的中国方案
共产党员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种性格
大地赤子焦裕禄、平民英雄张思德
人民公仆孔繁森、武夷丰碑廖俊波
伟岸的形象,让我们深切坚定心中的信念
崇高的品格,让我们更加专注脚下的路辙
大义凛然的壮举,点燃后辈争先创优的炽热
他们是天空中那一串最闪亮的星座
执政为民的胸怀让世人难以忘却
缅怀历史,牢记革命先烈沉重的嘱托
展望未来,为党旗续写崭新的一页
“撸起袖子加油干”,庄严接受时代的检阅
“七一”是一粒饱满的种子
在沃土中发芽,成为万民敬仰的红色标签
97年的砥砺耕耘,让民族大业渐入佳境
正是党旗引领,才让红船浴火重生、驶过漩涡
紧跟党的步伐,改革盛世春色满园、政通人和
响应党的号召,全国干群团结奋进、如钢似铁
在如火的季节,我们用感恩的思绪尽情讴歌
歌唱共产党的自信从容、高风亮节
歌唱干群关系的唇齿相依、永不分割
在神圣的七月,我们用多情的笔墨恣意抒写
刻画一种民族精神,斗志昂扬
赞美一个执着的政党,朝气蓬勃


作者简介:顾原锋,一个徘徊在文学边缘的探索者,喜欢用文字编织自己的理想人生,人生信条:“把命运交给上帝、把努力留给自己”,曾在《秘书工作》、《中国统战》《河南日报》、《党建文汇》和《洛阳晚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300余篇,爱好读书,有自知之明,无满意之作,平淡记录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不为流传,只为心安。现供职于洛宁县委政策研究室,系河南省洛阳市作协会员,曾担任《洛宁县年鉴》《洛宁政策研究》特约编辑和《中原顾氏家谱》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