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星图异变
登基大典后的第七日深夜,司天监观星台突发异象。赖布衣正在重校《伏魔星经》,忽见窗外星坠如雨。他急取浑天仪测算,发现紫微垣周边出现九颗血色妖星。
"九曜蚀帝..."赖布衣面色凝重。此时侍卫来报,钱塘江口再现浮尸,死者皆面覆金箔,胸口刻着狼头图腾。更诡异的是,这些尸体在月光下竟化作飞灰。
赵婉清闻讯亲至江边,玉玺感应到邪气自动悬浮。她以星力探查江底,发现镇妖剑阵被破开一角:"有内应!剑阵枢机只有三人知晓!"
话音刚落,无相禅师踉跄而来,僧袍染血:"金山寺...遭劫了..."他手中紧握着半截断裂的禅杖,杖头镶嵌的佛骨舍利不翼而飞。
第二十七章 佛骨谜踪
禅杖断口处残留着黑色狼毛,赖布衣以罗盘追踪,指针直指皇城太庙。众人赶去时,只见守庙禁军全部昏迷,太祖灵位前供着的佛骨舍利盒空空如也。
赵婉清以紫微星力回溯时空,景象令众人骇然——盗取舍利的竟是已故太子的生母李贵妃!她指甲暴涨如狼爪,眼中泛着绿光。
"狼毒入魂..."无相禅师叹息,"她定是被狼族邪术控制了心神。"
赖布衣细察灵位,发现暗格中藏着一卷羊皮。展开竟是金国狼族与李唐后裔的盟约,落款处盖着岐王私印!
突然,太庙地宫传来异响。他们循声而下,看见李贵妃正在血池中举行仪式,九颗舍利悬浮成环...
第二十八章 血池秘仪
血池翻涌间浮现狼形魔影,李贵妃癫狂大笑:"你们来得正好!待狼祖降临,这江山就该物归原主了!"
她扯开衣襟,心口狼头纹身与秦桧如出一辙。
赖布衣急布五行阵,却发现地宫早已被设下禁制。赵婉清欲召龙魂,玉玺却突然失控飞向血池——原来舍利阵正在吸取皇道龙气!
无相禅师盘坐诵经,佛光与魔气激烈碰撞。突然他口喷鲜血:"不好!她在用太子血脉为引..."
李贵妃尖啸:"不错!我儿虽死,但他的骨血仍可唤醒狼祖!"
千钧一发之际,赖布衣割破手腕,以血在池边画下星图:"既然要唤祖,不如见见真正的祖先!"
第二十九章 祖灵对决
鲜血星图发出耀眼光芒,池中浮现太祖虚影。狼祖魔影怒啸扑来,两位祖灵在地宫中展开激战。
赵婉清趁机催动紫微星力,九颗舍利应声碎裂。李贵妃遭反噬倒地,身体迅速狼化:"为什么...我李家本是突厥皇族..."
无相禅师拾起断裂的禅杖:"阿弥陀佛!这禅杖本是太宗所赐,专为镇压狼族气运。"杖身突然完整如初,原来断裂处暗藏机关,现出真正的佛骨舍利!
舍利光照之下,李贵妃现出原形——竟是二十年前本该病逝的突厥公主!狼祖魔影发出不甘的咆哮,随血池一同干涸。
第三十章 星陨之兆
风波暂平,赖布衣却夜观天象久久不语。赵婉清来到观星台,见他正在推演一副诡异星图。
"九星连珠将至。"赖布衣指向天穹,"届时天地气机逆转,所有风水局都会失效。"
他展开《伏魔星经》最后一页,上面画着星陨之象的预言图——正是此刻的天象!
无相禅师匆匆而来:"老衲刚收到漠北传书,金国大萨满已动身南下..."
三人沉默间,忽闻宫人惊叫。跑出观星台,但见漫天流星如雨,最亮的一颗直坠皇城,在夜空中划出血色轨迹。
赵婉清臂上星纹灼热发亮:"该来的...终究来了..."
陨石坠落处,正是二十年前岐王府旧址。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