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玄武吐舌
密道阴冷潮湿,青禾被母亲推着在黑暗中踉跄前行。苏绣云指尖划过石壁,留下断续的磷光轨迹——这是沈家秘传的“指路明灯术”。
“陈家祖坟底下不止有沈家人。”母亲喘息着解开衣襟,露出背后完整的七十二穴星图,“还有前朝镇龙桩,你父亲用命护住了龙脉缺口。”
前方传来水声,青禾摸到石壁上刻着的“黄泉畏”三字。正要开口,整条密道突然震动,头顶裂开缝隙,落下几片带着檀香味的纸灰——正是祠堂方向。
“他们在烧《青囊补遗》!”苏绣云突然咳血,血滴在穴星图上竟燃起幽蓝火焰。火光映照下,青禾看见石壁暗处嵌着半截桃木钉,钉头缠着与三姨太房中相同的五色丝线。
第七章 破军照面
从密道钻出竟是镇外乱葬岗。新月如钩,照见坟堆间新掘的土坑,坑底露出鎏金棺椁一角——分明是官制规格。
“破军临宫...”青禾攥紧罗盘,发现磁针直指棺椁寅位。那里插着七根铜钱剑,正是《销砂诀》记载的“锁龙局”。
突然有人影从柏树林闪出,绛紫道袍在夜风中猎猎作响。那道人摘下斗笠,露出与陈世襄七分相似的面容:“沈家小子,可知嘉靖年间钦天监血案?”
苏绣云猛地将青禾护在身后:“陈世襄是你什么人?”
“嫡亲兄长。”道人轻笑,“当年你父亲在龙虎山点破的帝王穴,本该属于我们陈家!”
第八章 禄存带煞
道人袖中飞出三枚枣核钉,钉头淬着幽绿磷火。青禾推开母亲急退,枣核钉嵌入身后槐树,树皮瞬间溃烂如沸。
“禄存化忌!”青禾抓起腰间糯米粉撒出,粉尘在空中结成八卦形状。道人见状瞳孔骤缩:“你竟得了沈家真传?”
趁对方分神,苏绣云甩出袖中银链。链坠击碎铜钱剑的瞬间,棺椁中传出沉闷撞击声,整个乱葬岗突然升起浓雾。
“快走!”母亲拽着青禾扑向枯井。坠落时青禾看见井壁密密麻麻刻着沈家族谱,最后一行正是父亲名讳——旁边多出朱砂添上的“庚申年七月初七,镇龙于渊”。
第九章 文曲落陷
井底别有洞天。夜明珠嵌在穹顶,映出整壁的《撼龙经》注疏。青禾抚过斑驳字迹,认出这是父亲笔迹。
“这里是沈家最后的避劫所。”苏绣云从石函取出泛黄绢册,“你父亲早算到陈家会反噬。”
册中记载着惊人秘辛:龙虎山真龙穴实则镇着前朝龙脉,陈氏先祖本是守陵人,却妄想借沈家堪舆术逆转天命。当年点穴时父亲故意错开三寸,这才引来杀身之祸。
突然井口传来挖土声,陈世襄的咆哮震落碎土:“沈家余孽!可知镇龙桩倒转的后果?”
青禾摸向怀中罗盘,发现天池磁针竟指向自身——大凶之兆!
第十章 贪狼饮血
石壁轰然破开时,青禾将母亲推进暗河。转身看见陈世襄手持青铜钺,钺身纹路与父亲留下的残图完全吻合。
“贪狼见血...”青禾苦笑。当年父亲在钺柄暗格藏了解局之法,需以至亲血脉为引。
陈世襄挥钺劈来,青禾不闪不避,任锋刃划破手臂。鲜血滴在罗盘镜面,折射光线正好照亮石壁某处——那里刻着完整的二十四山向破军诀。
“原来如此!”青禾抓起地上桃木钉,蘸血在掌心画出倒转八卦。当陈世襄再次扑来时,整座地穴突然响起龙吟,暗河倒灌处浮起无数黄金罗盘,盘针齐指西方坤位。
“沈家秘术...竟能催动龙脉?”陈世襄惊恐后退,脚下突然塌陷。青禾最后看见的是继父坠入深渊时扭曲的脸,以及暗处三姨太若隐若现的冷笑。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