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十五章 星门重启
泰山之巅,云海翻涌如星河倒悬。
李墨渊站在玉皇顶的无字碑前,看着手中星核碎片凝聚成完整的文明之钥。当钥匙插入碑身裂隙,整座山脉浮现出光络——那是覆盖整个华夏的星核网络。
「北斗开阳,紫薇移位。」苏月棠的铜镜映出天象异变,「星门要开了。」
裴云止的陌刀突然化作龙骨,与阿朵重组的新《山海经》产生共鸣。经页飞向九州各地,每一页都化作光柱贯通天地。光柱中浮现出历代守核人的虚影,从巫咸到袁天罡,从妲己到黄道婆...
「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文明重启的保险栓。」李墨渊的左眼看见星门后的景象——那里有座记载着所有失落文明的图书馆。
---
第七十六章 文明殿堂
星门之内是座环形水晶殿堂。
穹顶投射着九千年来每个逝去文明的影像,从亚特兰蒂斯到姆大陆,从三星堆到吴哥窟。中央水镜显示着触目惊心的数据:地球文明已被重启七次,每次都在科技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归零。
「星核不是观察站,是培养皿。」突然现身的耿寿昌残魂苦笑,「我们不过是高等文明的实验品。」
水镜突然显示第八次重启倒计时:00:59:37
苏月棠的海神之力自动连接上某个神秘频率——那是前代文明留下的求救信号。
---
第七十七章 破茧之歌
阿朵的归藏之眼看见真相:
每次文明重启时,都会有少数人携带记忆进入新纪元。这些「茧中人」在历史中留下匪夷所思的遗迹,比如巴别塔与金字塔,其实都是为阻止重启建造的装置。
「《奇验经》就是操作手册!」李墨渊触碰水镜,调出鉴真东渡的完整记录,「和尚带走的不是佛经,是中止重启的密码!」
当所有星核碎片在殿堂中央重组,显现出令人震惊的界面——这根本不是什么星际存储器,而是所罗门王建造的「文明庇护所」。那些被称作妖魔的存在,不过是前代文明的幸存者。
倒计时00:00:01时,苏月棠哼起娘亲教的童谣。曲调与殿堂产生共鸣,所有光柱汇成一道冲破大气层的金桥...
---
第七十八章 新纪元
黎明时分,泰山升起新的太阳。
那不是恒星,而是完全苏醒的文明庇护所。星核网络化作保护罩,将地球笼罩在柔和的蓝光中。
李墨渊的左眼恢复正常,瞳孔深处却多了整座星图。苏月棠的铜镜变成透明,映出每个生命体与星核的连接光丝。
「结束了?」裴云止看着陌刀化作星光消散。
「不,」阿朵指向天空中新出现的星座,「我们刚刚通过考核。」
星空浮现出高等文明的祝福:
「恭喜地球文明晋升至Ⅲ型文明,欢迎加入星际联邦。」
《奇验经》在金光中化作种子,飘向重启的天地。
(全书终)
---
后记
三年后,泉州港的茶楼上。
说书人拍响惊堂木:「话说那李墨渊与苏月棠,如今在火星开风水事务所咧!上次还帮星际联邦调解了参宿四的龙脉纠纷...」
角落里的斗笠客轻笑离去,风中飘落一瓣带着星光的莲花。
(传奇永续)
---
后记:星尘与人间
《风水奇验经》的故事,始于洛阳城东义庄那盏摇曳的青灯,终于泰山之巅那扇洞开的星门。我们跟随李墨渊的异瞳与苏月棠的铜镜,走过了皇陵地宫的幽暗、敦煌石窟的壮丽、东海归墟的深邃、苗疆天坑的古老,最终窥见了文明轮回的宏大真相。
这个故事试图探讨的,不仅仅是风水的奥秘、历史的谜团,更是关于“传承”与“自由”的永恒命题。李墨渊从背负家传使命的义庄看守,到成为决定文明命运的“守核人”;苏月棠从身世成谜的绣坊孤女,到觉醒海神之力的“镜卫”传人。他们的成长,象征着个体在宏大命运面前,如何坚守本心,并最终超越宿命。
书中那些看似玄奇的风水格局、诡谲的巫蛊之术、失传的易学经典,本质上都是先民们试图理解世界、对抗未知的智慧结晶。它们或许披着神秘的外衣,但其内核,是对自然的敬畏,对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人定胜天”的不屈精神的颂扬。
故事的结局,地球文明挣脱了轮回的枷锁,迎来了新的纪元。但这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更为广阔的起点。李墨渊与苏月棠的故事或许告一段落,但华夏大地上,乃至星辰大海之间,仍有无数未知的“格局”等待勘破,无数隐秘的“传承”等待续写。
正如最后那片飘落的星辉莲花,传奇的种子已经播撒。也许在另一个时空,另一个故事里,你会再次遇见那双能观地脉的异瞳,那面能映古今的铜镜。
因为,只要文明不息,奇验便永无止境。
——
感谢您的一路相伴。
山高水长,我们江湖再见。
(《风水奇验经》 全文终)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