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八章 沙海遗珠
月牙泉畔,杀气未散。
裴云止袖中滑出罗盘,指针在千佛洞方向剧烈震颤。「魔星现世前,必先污染地脉。他们要在佛诞日借万民愿力,逆转莫高窟的镇魔格局。」
李墨渊扶起重伤的粟特商人,发现他怀中掉出张丝路商道图。图上标注的十七处绿洲,竟暗合星宿排布,而敦煌正是天枢之位。
「这是...浑天星野图?」李墨渊震惊。传说此图能推演星象变迁,早随汉代大司农耿寿昌失传。
裴云止拾起染血的玉璜:「令师沈观星,当年就是凭半卷《奇验经》和此图推算出魔星之劫。可惜...」他望向鸣沙山,「有人不想让这个秘密重见天日。」
苏月棠的铜镜突然映出奇景——泉底经卷残片上的朱砂符印正在水中重组,化作「玉门关外,阳关道旁」八字谶语。
「先去阳关。」李墨渊撕下衣襟为商人包扎,「裴师叔,该说说师父真正的死因了。」
第三十九章 阳关折柳
残阳如血,阳关烽燧。
断壁残垣间立着座无名坟冢,碑上无字,只刻着星斗图案。裴云止以玉璜叩击碑身,机关转动,露出向下的石阶。
「嘉靖四十年春,沈兄在此处推算出魔星将于甲子后复苏。」裴云止引领二人走入地下密室,壁上星图繁复如天书,「他欲借《奇验经》之力重布镇魔局,却遭司天监叛徒出卖...」
烛火忽明忽暗,映出墙上七处被朱砂圈起的星位。李墨渊左眼刺痛,看见星位间缠绕着与商队佛像同源的煞气。
「那些叛徒如今...」苏月棠话音未落,怀中铜镜突然映出密室外景象——数十黑影正无声包围烽燧!
「终究找来了。」裴云止冷笑,转动壁上某颗星辰浮雕。整面星图墙缓缓移开,露出满墙兵器。他取下一柄刻着符咒的陌刀:
「当年我与沈兄在此埋下伏笔,就为今日。」
第四十章 大漠孤烟
厮杀在夜幕降临时爆发。
刺客刀法诡谲,每招每式都引动地底煞气。李墨渊以铜钱布阵,却见钱币在沙地迅速发黑腐蚀。
「他们用了尸陀林主的腐玉!」裴云止挥刀斩断袭向苏月棠的黑索,「快进密室最里间!」
最里间的石棺中,躺着具身着前朝官服的枯骨。枯骨手中捧着鎏金铜匣,匣面刻着「耿公寿昌密藏」。苏月棠的铜镜照向铜匣时,匣盖自动弹开——
内里并非图纸,而是尊玲珑剔透的玉雕睚眦。兽目用波斯琉璃镶嵌,在烛光下流转着诡异光彩。
「原来耿公镇魔的不是星图,是这尊...佛瞳?」李墨渊刚触到玉雕,整座烽燧突然地动山摇!沙暴裹挟着无数经卷残片从天井灌入,经文字迹在空中重组为「敦者大也,煌者盛也」的古老箴言。
第四十一章 经变降魔
狂风卷起的沙粒在密室凝成巨大佛像。
三十二应身环绕的观音法相,眼中却流淌着黑血。刺客们见状纷纷割腕献祭,鲜血渗入沙地,唤醒更多煞气凝聚的魔影。
「他们要以血污佛!」裴云止将陌刀插进地脉节点,「墨渊护住佛瞳,苏姑娘用铜镜映照《降魔变》!」
李墨渊将玉雕睚眦举过头顶,左眼双瞳与琉璃兽目对视的刹那,竟看见千年前耿寿昌布阵的景象——当年他以佛瞳为眼,以丝路为脉,将西域三十六国的龙气锁入莫高窟!
苏月棠福至心灵,将铜镜对准墙上某处不起眼的飞天壁画。镜光所至,壁画中的金刚力士竟破壁而出!与此同时,她腕间伤口渗出的血珠滴在镜面,唤醒了更深层的记忆...
「我知道娘亲为何要来敦煌了。」她突然开口,声音空灵如梵唱,「苏氏祖上,本是耿公麾下掌镜官!」
铜镜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与玉雕睚眦的琉璃目交织成金网,将漫天魔影尽数收束。沙暴渐息时,朝阳初升,照见烽燧外无数赶来助阵的敦煌百姓。
裴云止拄刀喘息,指向莫高窟九层楼:
「真正的战场...才刚开始。」
---
下回预告
· 千佛洞下的耿公遗迹
· 苏月棠血脉觉醒
· 佛诞日终极对决
· 丝路龙气重现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