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章 星陨秘卷
赵无极走后,听风阁内重归死寂。
李墨渊心知,赵无极最后的威胁绝非空言。三日后皇陵之行,必是龙潭虎穴。他必须利用这短暂的时间,找到更多筹码。
“星陨之变”……这是关键。
他再次走到书案前,展开宣纸,缺指的右手执笔,却非绘制地脉,而是凭借记忆,勾勒星图。
师父留下的那几页《奇验经》残卷中,除风水格局,还夹杂着些许星象记载。其中一页边缘,有师父以朱砂小字批注:“嘉靖三十八年,冬,星陨如雨,紫微晦暗。疑与‘凤阁格’损落相关。”
凤阁格?
李墨渊笔尖一顿。这并非《奇验经》原文格局,更像一种特殊命格的称谓。他想起苏月棠,她那清贵又孤煞的气质,以及赵无极对她“命格特殊”的评价……
难道?
他凝神静气,继续推演。根据残卷星图与师父批注的年代反推,嘉靖三十八年冬,天象异变时,西方白虎七宿中的“觜火猴”异常明亮,犯紫微垣……而对应地脉,洛阳城西……
城西!苏家旧宅就在城西!
一个大胆的猜想浮现在他脑海:当年的“星陨之变”,或许并非单纯的天象,而是与身负“凤阁格”之人的陨落有关!而这个人,极可能就是苏月棠的母亲!苏家的败落,恐怕也源于此!
若真如此,赵无极在此事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他为何对十年前旧事如此清楚,又为何如今紧抓不放?
线索纷乱,但李墨渊感觉,自己正一点点接近风暴的中心。
第十章 绣坊夜谋
同一片夜空下,苏家绣坊内。
苏月棠将临摹的水脉图与脑海中铜镜显现的皇陵景象反复比对,终于确认了那条隐秘暗河出口的位置——位于皇陵外侧的护陵卫驻地附近,一处废弃的砖窑内。
这或许是唯一的生机。
但如何将这个消息传递给李墨渊?门外番子看守严密,之前传递纸条的小太监再未出现。
正当她焦灼之际,窗外忽然传来极轻微的“叩叩”声,如同夜鸟啄窗。
她心中一紧,悄声靠近,透过窗纸破洞向外望去。月光下,只见一只通体漆黑的狸猫,蹲在窗台上,碧绿的眼瞳正静静地看着她。更让她惊讶的是,狸猫的脖子上,用红绳系着一枚小小的、熟悉的铜钱。
是李墨渊那三枚立世铜钱之一!
狸猫见她注意到自己,灵巧地一甩头,将那枚铜钱从窗棂缝隙中抛了进来,正好落在苏月棠脚边。随后,它转身一跃,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夜色中。
苏月棠急忙拾起铜钱。铜钱尚带余温,上面似乎还残留着李墨渊的气息。她仔细观察,发现铜钱方孔边缘,似乎用极细的墨线,勾勒了几个几乎无法辨认的小字:
“图,砖窑,待变。”
他知道了!他甚至猜到了她找到了那条密道出口!这枚铜钱,既是信物,也是他确认她安危的方式!
苏月棠紧紧握住铜钱,冰冷的心底终于注入一丝暖流和力量。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她必须做好准备。三日后,无论被带去何处,她都要想办法活下去,找到母亲死亡的真相!
第十一章 醋刑逼供
翌日清晨。
赵无极再次来到听风阁,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李墨渊,”他屏退左右,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压抑的怒火,“你昨日所言‘怨戾之源’,究竟知道多少?那具尸骨的身份,你可是知晓了?”
李墨渊心中凛然,知道这是最后的试探。赵无极要确认他掌握了多少秘密,再决定在皇陵如何处置他。
“公公明鉴,”李墨渊垂下眼帘,谨慎措辞,“在下只根据地气怨煞推断其存在,至于尸骨身份,乃宫廷秘辛,在下岂敢妄加揣测。风水师只解格局,不问因果。”
“好一个只解格局,不问因果!”赵无极冷笑一声,显然不信,“那你告诉杂家,如何‘清除’这怨戾?寻常法师的超度之法,恐怕无用吧?”
李墨渊心念电转,知道必须给出一个听起来可行,又能牵制住赵无极的方案。
“《奇验经》载,至怨至戾之气,盘踞吉穴,需以‘同源相引,风水逆转’之法化解。”他缓缓道,“需找到与怨戾之源血脉相连、命格相承之人,以其为引,布下‘偷天换日’之局,将怨气导出吉穴,转嫁他处,方可彻底根除。强行摧毁,恐怨气爆发,反噬更烈。”
这是他结合“凤阁格”的猜想和苏月棠的存在,临时构思的方案。真假掺半,核心在于强调苏月棠的“不可替代性”,暂时保住她的安全。
“血脉相连……命格相承……”赵无极低声重复着,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光芒,随即死死盯住李墨渊,“你确定此法可行?”
“在下愿以性命担保。”李墨渊迎着他的目光,“但布此局极耗心神,需准备诸多法器,且必须在怨气源头——即皇陵地宫裂口处施行。在此之前,需保证作为‘引子’之人身心稳定,否则气息混杂,阵法必败。”
他在为苏月棠争取相对安全的待遇,也为皇陵之行增加自己谈判的筹码。
赵无极沉默良久,脸上阴晴不定。最终,他扯出一个冰冷的笑容:“好!杂家就信你这一次。所需之物,尽可列单。三日后,皇陵地宫,你若成功,荣华富贵享之不尽;若敢耍花样……”
他没有说下去,但眼中那毫不掩饰的杀意,已说明一切。
第十二章 玉镜残缘
赵无极离开后,李墨渊立刻开始书写所需物品清单,其中夹杂了几样看似寻常,实则另有用途的东西。
而绣坊这边,苏月棠的处境却发生了微妙变化。看守的番子不再限制她在院中活动,饮食也精致了许多,甚至送来了一些安神的香料。
她知道,这定是李墨渊周旋的结果。但这种“优待”,反而让她更加不安,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午后,她借口需要静心绣制一件复杂的图案,向看守讨要了一些彩线和……一面小铜镜。
当那面崭新的、光可鉴人的小铜镜送到她手中时,她怀中的半块残镜再次微微发烫。
她屏退左右,将两面镜子相对而立。
奇异的事情发生了。那半块残镜模糊的镜面,在另一面完整铜镜的映照下,竟仿佛被擦拭过一般,变得清晰了些许!虽然依旧残缺,但已能勉强映出她模糊的轮廓。
而在那清晰的瞬间,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影像旁,似乎重叠着另一个女子的虚影——眉目温婉,却带着浓得化不开的哀愁,与她记忆深处母亲的模样,依稀重合!
影像一闪即逝,残镜恢复模糊。
但苏月棠已泪流满面。
是母亲!这铜镜,果然承载着母亲的残魂执念!
镜钮兽首再次渗出那暗红的血珠,这一次,苏月棠没有害怕,而是用指尖轻轻沾取,点在眉心。
一股冰冷而悲伤的洪流瞬间涌入她的脑海!无数破碎的画面、声音、情感碎片呼啸而过——
华丽的宫苑……激烈的争吵……“凤阁格……必须死……”的诅咒声……风雨夜奔逃……胸口镜钮刺入的剧痛……还有……一个模糊的、身着亲王蟒袍的年轻背影……
最后,是所有画面破碎后,凝聚成的一个清晰的、带着无尽恨意的念头,如同烙印,刻入她的灵魂:
“护……住…………九……凤……图……”
九凤图?是指皇陵的“九凤朝阳”局?还是另有所指?
信息的洪流太过猛烈,苏月棠承受不住,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她悠悠转醒,窗外已是黄昏。残镜静静躺在怀中,不再滚烫,反而透着一股玉石般的温凉。
她抚摸着镜钮,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母亲,无论真相多么残酷,女儿一定会查清楚,为您讨回公道!
而“九凤图”,将是下一个关键。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