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云台山散记
作者 康浩
豫北太行南麓,有山名曰云台。其地北枕晋土,南瞰怀川,丹崖碧水相映,穹隆如台,接天云海,故得此名。余秋日登临,但见群峰如道骨仙风,嵯峨间自有一番乾坤气象。
红石峡乃天地斧凿之奇观。赭色岩壁如熔铁凝霞,裂隙处清泉迸溅,日光斜照时,水雾折射虹霓,恍入丹炉秘境。子房湖嵌于峡尾,澄碧如张良遗落的玉璧,时有白鹭点水,漾开千年涟漪。向西行至小寨沟,飞瀑三叠,潭深九曲,槭枫燃火,苔石生凉,步步皆成画本。
登凤凰岭时恰逢破晓。云海翻涌似素绡漫卷,忽有一缕金芒剖开混沌,朱轮腾跃,群峰霎时披上金甲。及至茱萸峰观日落,又见别样玄机——残阳如丹丸坠入紫霭,霞光泼洒如仙人练彩,峰顶石殿竟似燃起明焰。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之叹,于此方知天地亦有孤寂。
玻璃栈道悬于绝壁,足下千仞深渊,云絮穿行膝间。胆颤者扶壁挪步,豁达者仰天长啸。此间惊险,实是造物主与凡人开的玩笑。途经玄帝观,铜钟声里香烟袅袅,道人鹤发童颜,言说此地紫气东来,自古便是羽客修炼之所。
摄云台之魂,当守晨昏。寅时蹲守茱萸峰拍云海日出,酉时踞凤凰岭摄金顶落晖。若遇雨霁初晴,必有瀑云奔涌,此时广角镜头可纳万象,长焦则能捉峰峦叠翠。山间光影瞬息万变,快门启闭间皆是与天地机缘相逢。
余立于峰顶,见云涛过耳,忽觉万古山河原是巨幅写意。红石峡如泼朱砂,子房湖似染石青,朝晖暮霞则是仙人挥毫的余彩。云台山岂止是地理奇观,更是造化挥洒的灵性诗篇——岩石铭记洪荒,流水吟唱永恒,而云雾旦夕吞吐,正在演绎着“有无相生”的玄机。
作者简介:康浩,文学艺术名康皓。1979年元月入伍,原铁六师二十七团服役。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学会会员。记者、作家、著名风光摄影家。已有596篇幅新闻、诗歌、散文、游记和摄影艺术作品荣获国际、国家、省、部、市金银铜奖。已出版《摄影艺术创作大讲堂三部曲》,开办有康浩摄影艺术培训中心,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主编 李汪源
校对 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