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 毛泽东

如果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
那么英雄就是一个民族的骨骼
我们曾经是被压迫的奴隶
否则就不会有从1840到1949中华民族的百年沉沦
我们也有无数反抗的英雄
否则就不会有从1949到2049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

为什么那么多昨天的故事依然传颂到今天或明天,比如流血与战争?
为什么那么多昨天的特质依然在支撑着今天的社会运行,比如勤奋与忠诚?
为什么那么多昨天的底蕴今天依然受到人们的膜拜,比如奉献与牺牲?
难道不正是因为我们的历史中总有那样一批义无反顾的英雄吗?
他们天不怕、地不怕
他们神不怕、鬼不怕
他们不为钱,不为官
他们不怕苦,不怕死
他们只为胸中的主义
他们只为心中的信仰

难道不正是因为他们的一腔热血才点燃了中国人的心中之火吗?
那是怎样一群衣衫褴褛满身硝烟的英雄啊!
那是怎样一群浴血征战纵横天下的英雄啊!
那是怎样一群英勇顽强前仆后继的英雄啊!
那是怎样一群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英雄啊!
那是怎样一群从失败到胜利从奴隶到将军的英雄啊!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至今未曾堕落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至今未被黑暗吞没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秉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处世从容!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保持“面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履平地而恐,处风波不移”的内心定力!

华夏大地,是一片孕育英雄的热土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从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到文天祥的“留取丹青照汗青”
从于谦的“粉骨碎身浑不怕”到林则徐的“岂因祸福避趋之”
一位位民族英雄把豪气写在天地之间!
一群群热血儿郎把抗争写进了中国人的灵魂与血脉!
从1861年的洋务运动到1898年的戊戌变法
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
再到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争
它是中国士大夫阶层的觉醒
它是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觉醒
它是中华民族的整体觉醒
它是中国这个东方巨人在世界格局中的睡狮猛醒

抗日名将赵尚志曾以一首慷慨激昂的《满江红》词
表明自己效仿汉代名将马援“马革裹尸”的抗战决心:
“争自由,誓抗战。效马援,裹尸还。”
他征战在白山黑水间
他与日寇殊死搏斗
他用生命践履了自己的铮铮誓言
黑土地上,天寒地冻
深陷绝境的杨靖宇面对叛徒劝降
他义正词严的反问:
“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这振聋发聩的一问,问出了一个民族英雄的凛然正气!
它也告诉人们,何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为掩护部队主力和群众转移
“狼牙山五壮士”将敌人引向绝路
他们打完最后一颗子弹
他们砸毁枪支
他们宁死不屈
他们纵身跳下悬崖
他们的慷慨赴死天地动容!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
“刘老庄连”八十二名官兵誓死不退
子弹打光了,他们就拼刺刀
刺刀拼弯了,他们就用石头砸
石头砸完了,他们就用牙齿咬
直到最后一刻,全部壮烈牺牲
英雄的战斗意志撼人心魄!

1937年的苏州河畔
“八百壮士”据守四行仓库
他们血战四天四夜
他们誓与仓库共存亡
目睹孤军奋战的租界英军司令史摩莱说:
“我们都是经历过欧战的军人,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比中国敢死队员最后保卫闸北更英勇、更壮烈的事了!”
1941年的河北献县
八路军某部司令员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被日军掳走
面对敌人的胁迫,她大义凛然地说:
“我是中国人,一向不知有投降二字!”
英雄母亲绝食七天,壮烈殉国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为其题词:
“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这样的英雄故事俯拾皆是
这样的英雄气概令人热血贲张
我们怎会忘记
在枣宜会战中,张自忠率部与日军血战
部下多次劝他离开,他断然拒绝:
“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
深陷重围,他与日寇殊死搏杀而壮烈牺牲
敌人被他的英勇顽强所震撼
将其遗体收殓入棺并立碑
我们怎会忘记
在十字岭,为掩护八路军总部突围
左权身先士卒,坚持一线指挥
他在枪林弹雨中来回奔走
他在高地上镇定指挥战斗
一发炮弹射来,他身中数弹而英勇牺牲
他成为我党我军在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最高级别将领

血性胆魄成为了胜战的刀锋!
血战到底成就了英雄的荣光!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英雄的精神永不磨灭
英雄的基因代代相传
英雄的事业后继有人

我们还看到
“杨靖宇支队”的官兵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奋战抗洪一线、深入地震灾区、远赴海外维和
多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
多次被表彰为“战备工作先进旅”、“强军兴训先锋旅”
我们还看到
“刘老庄连”的勇士旗上
写满了历年被评为“新时代刘老庄八十二勇士”官兵的名字
他们发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精神
新时代的新勇士不断涌现

我们还看到
“白刃格斗英雄连”的官兵苦练胜战本领
践行“一朝入‘白刃’,终身不卷刃”的誓言
当年那支与日寇刺刀见红的年轻连队
如今已成长为祖国南疆的“丛林猛虎”
……
我们曾经历过多少深重的苦难?
没有苦难,就没有坚韧、没有积聚!
我们已赢得了多少珍贵的胜利?
没有胜利,就没有激情、没有尊严!
新中国的诞生,让中华民族在政治上摆脱了颓势!
跨过鸭绿江,让中华民族在军事上摆脱了败势!
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在经济上扭转了劣势!
九三大阅兵,让中华民族在强大国力上彰显了优势!

看呐!看——呐——!
中国文化血脉正如江河奔涌!
中华英雄骨骼恰似大山挺立!
看呐!看——呐——!
时间正淹没众生,唯有英雄永存!
一个阳刚血性的民族,已雄踞世界民族之林!
欧阳贞冰写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

云中人诵评
颂英雄伟绩,铸民族脊梁
——评《英雄颂歌》诗与诵
诗人欧阳贞冰的《英雄颂歌》,在朗诵家、艺术家、文化学者联袂合诵下,于建国76年之际昭示对英雄的崇高礼赞。它以凝练之笔触、磅礴之气势回溯百年之风云,将英雄形象与民族精神紧密交融,聆听时令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音情和鸣 奏响心灵的乐章
《英雄颂歌》的朗诵设计得当,男女合声、音乐制作及音频合成相得益彰,全方位触动听众的感官与心灵。朗诵家们以多元声线交织,服从统一基调,构建出层次丰富、错落有致的听觉画卷,宛如展开一幅绚丽的历史长卷。

女声温婉细腻,如潺潺清泉流淌大地。她们在诉说历代英雄的柔情与坚韧时,似和风轻拂,将对英雄的敬仰与感动于轻柔中传递。那声音仿佛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呈现出英雄的内心情感,让听众为英雄的忠贞不屈与英勇顽强深深打动。
男声雄浑阳刚,似滚滚雷声震撼云天。他们在展现英雄豪迈与壮烈时,如洪钟大吕,瞬间激发听众的热血豪情。深沉且富有磁性的嗓音,带着岁月的沧桑与英雄血染的风采,直击听众心灵深处,让人依稀置身硝烟弥漫的战场,与英雄并肩作战。
节奏的掌控、轻重音转换与语流的畅达是此篇合诵作品的精彩看点。不同年龄、职岗的诵读艺术家,以声音为画笔,在朗诵的画卷上勾勒出激昂与柔韧、色彩与温度、舒缓与张力的完美融合。讲述英雄事迹的高潮部分,如“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崖、“刘老庄连”八十二名官兵壮烈牺牲时,语速加快如疾风骤雨,音调上扬似高亢战歌,将战斗氛围和英雄大无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听众心跳加速、热血沸腾。

阐述英雄精神内涵时,他们放缓语速、沉稳语调,宛如智者在诉说人生哲理,让听众有足够的时间品味、领悟英雄精神的深刻意义,似在喧嚣世界里寻得宁静的港湾,让心灵得到洗礼与升华。这种节奏变化、刚柔相间的组合,在杨建松老师的统筹调配、音乐合成下,使朗诵富有韵律感,如美妙音乐般时而激昂澎湃、时而舒缓悠扬,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让听众沉浸其中。
英雄长卷 闪耀历史的星河
欧阳贞冰在《英雄颂歌》开篇即引用毛泽东之语,为作品奠定颂扬英雄、显耀民族情结和气概的基调。他将英雄比作民族的骨骼,形象揭示了英雄对民族的重要支撑作用。回溯历史,英雄辈出,如银河星辰照亮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
古代,岳飞精忠报国,“壮志饥餐胡虏肉”;文天祥宁死不屈,“留取丹心照汗青”。众多先烈在生死抉择面前坚守信仰,彰显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其精神跨越时代,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砥砺前行。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无数英雄挺身而出。抗日名将赵尚志以慷慨激昂的《满江红》表明抗战决心,用生命践行“马革裹尸”的誓言;杨靖宇面对叛徒劝降,义正词严地反问:“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凛然正气令人动容。“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为掩护部队和群众,不惜牺牲生命,用实际行动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英雄母亲白文冠面对日军胁迫,大义凛然绝食七天,最终壮烈殉国,彰显母子两代英雄的气节。他们的故事,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生动写照,成为中华民族精神长河中璀璨的明珠。
精神引擎 驱动民族复兴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精神是照亮前路的灯塔,爱国信仰是激励前进的号角和强大动力。

在已逝岁月里,英雄们坚韧不拔,以顽强意志克服重重困难,为民族生存和发展奋斗不息。他们的精神激励中华民族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成为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
新中国成立后,英雄精神成为推动国家建设的强大动力。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以“保家卫国”为信念,与美军激烈战斗,取得战争胜利,捍卫了国家安全和尊严,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赢得宝贵的和平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无数建设者在英雄精神的鼓舞下,勇于创新、敢于拼搏,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英雄精神的内涵,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英雄精神还体现在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在抗击疫情战斗中,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逆行而上,不顾个人安危,坚守抗疫一线,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付出巨大努力。他们身上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是英雄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伟大风采。
精神传承 勇担时代使命
回望历史、面向未来,我们应铭记为国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民族脊梁。正是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有我们现在的岁月静好。时值国庆佳节,无论身在何方,我们都应缅怀这座不朽的丰碑。
大地不会忘记,血染的鲜花在和平土壤上绚丽怒放;人民不会忘记,英雄的身影化为天际繁星,永远守望深爱的土地。

如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英雄精神巍峨壮观。阳刚血性的中华民族雄踞世界民族之林,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英雄精神将赓续传承,激励后人笃志前行。在新时代,我们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更需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我们要学习英雄的爱国情怀,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学习英雄的民族气节,坚守道德底线;学习英雄的豪迈气概,面对挑战勇往直前;学习英雄的必胜信念,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
“时间正淹没众生,唯有英雄永存!”《英雄颂歌》的朗诵声犹在耳畔,英雄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以英雄为榜样,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铸就民族脊梁,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创编团队简介
(以诵读先后为序)
作者 :欧阳贞冰,记者,诗人,作家,摄影家。系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画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员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文学顾问。

朗诵 :刘蕾蕾,从艺几十年的文艺老兵,上海市朗诵协会理事,专家委员会成员。现任多所老年大学及诗社朗诵指导老师。全国百强范读导师最美声音奖获得者,2019年在全国第四届诵读艺术家颁奖盛典中获得《十佳杰出诵读艺术家》称号。
朗诵:谢东升,播音指导。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朗诵播音专家团成员,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语言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执委,中华诗词协会朗诵艺术专业委员会专职委员,中国诗词协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电视主持人三十年年度风云人物奖、金话筒百优奖得主。

朗诵 :兰霞,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湖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培训班主讲教师,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专家指导,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湖北省中华诵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教师组一等奖获得者,国家一流本科在线开放课程《魅力汉语》主讲教师。
朗诵&音乐设计 :杨建松,(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湖北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
朗诵:李书,武汉电视台新闻频道《江城警讯》主持人、武汉公安朗诵协会秘书长,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朗诵协会会员。
朗诵:黄普照,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早年曾参演歌剧、话剧,1982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曾就职于湖南省广播电视艺术团,任多届央视青歌赛湖南大选赛评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