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18日,我应邀参加了在昆明举办的首届世界和平诗会与海外文轩第三届文学大会,会前,北清实验学校举办了我的诗歌分享会,会后,我随海内外作家团赴红河、越南沙巴考察,并专程赴腾冲、龙陵县松山参观,写了14首诗赋。
1. 过桥米线
2025年9月19日午时,美国华人作家张慈女士携海内外二十八位作家同访其家乡蒙自,共品地道过桥米线。有感而作。
不需桥
却有线
一缕缕长长的米线
如二十四道弯
曲曲折折
起伏绵延
从大西洋彼岸
连向故土山川
连向红河
连向哈呢梯田
连向米线的故乡
蒙自
——滇南最远的边沿
一缕缕米线
系着中华儿女的心
魂牵梦萦
那是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2025年9月19日于红河蒙自
2. 烟盒的叩问 ——观红河彝族烟盒舞有感
2025年9月19日下午,海外文轩考察团一行28人在红河州文联主席岳建青女士、州作协主席王若杰陪同下,观看了美国著名华人作家张慈女士家乡蒙自的彝族歌舞,众舞者双手各持一半红色烟盒,叩响烟盒,跳着小鸟飞、凤点头、风摆柳、仙人搭桥、蜻蜓点水等舞蹈。观后有感。有感。
第一叩
击醒南滇
竹簧在指间
绽放成焰
银珮摇碎星云 将彩虹烙在舞者眉尖
问蓝天
可记得 迁徙路上遗落的火种
燃烧那堆坠下的叶片
风穿过烟盒缝隙作答
每片云都是指尖未熄的灰烟
问梯田
可看见 祖先脊背渗出的渍盐稻浪在阳光下转身
每道弯曲都是大地行走的路线
问红河
可保留
血脉里流淌的千年酸甜
浪花翻涌竹盒低语
每个漩涡都是回望的泪眼
三十六转对应星辰
三十六问回荡人间
裙摆展开成迁徙地图
银铃串起回家的陌阡
当月光沉入竹盒
所有问号站立成山 巅
最早醒来的舞者
正用足尖丈量—— 天地之间那道
未闭合的 烟盒
盛满游子爱的思念
2025.9.20.晨于红河绿宝银河大酒店
3. 碧色寨,一座古老的村落
2025年9月20日上午,海外文轩红河行团走进蒙自碧色寨。这个宁静的村庄,曾是滇越铁路的重要驿站,也是寸轨与米轨交汇的地方。
犁耙山连绵起伏
山下静卧着一个古老的村落
一条老铁路蜿蜒而过
站因村而得名
碧色寨
映入我的眼帘
是满山遍野的碧色
我漫步在长长的铁轨上
脚下连接着遥远的滇越
这是一条用生命铺就的铁路
每一根枕木下都安息着一个灵魂
每一颗道钉上都凝结着鲜血
飞虎队曾为你血战长空
滇军子弟为你赴汤蹈火
受降之师跨出国门
扬威异域
日寇铁蹄
终未踏破滇南一寸山河
当米轨与寸轨在此相逢
东西文明写下交汇的一页
中越友谊的列车在此穿梭
英勇的司机
载着南来北往的旅客
古老的碧色寨
一个生机依然的村落
《芳华》在此绽放
《知音》于此觅得
犁耙山《无问西东》
《玉观音》静静俯望
赐福予你
赐福予我
赐福你与我
碧色寨
一座古老的村落
一段永恒的传说
2025.9.20.即兴于蒙自碧色寨
4. 南湖的火种——联大蒙自分校的书声
南湖畔钟声荡起
我听见昨日的书声琅琅
北清南开的星芒越山冈
照耀着千千万万热血胸膛
为华夏崛起而读书
国恨家愁
化作未央歌的苍茫
流亡的路在静默中回响
苦楚却催生不屈的脊梁
周家宅院写华章
听风楼夜听风长
一碗雷稀饭
滋味永留香
诗会南湖墨未干
碧色车鸣归路往
闻一多先生笑倚窗
“何妨下一楼?风骨自昂藏!”
刚毅坚卓
铸就校训之光
大学非大楼之壮
乃大师之风引航
北大之海
清华之云
南开之冈
共汇成一片星河煌煌
山河重光
日月复朗
联大火种
早已汇入民族的血脉奔淌
2025.9.20.于蒙自
5. 西南联大先锋书店观感
一一 赠钱小华先生
西南联大先锋书店位于南湖,紧邻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张轲设计打造。书店内部设计为联大主题图书区、人文图书走廊、临湖休闲区、儿童活动区、公共活动区五大核心功能区。
应美国著名华人作家海云老师之约,写此诗赠先锋书店总经理钱少华先生。
南湖潋滟映书窗,
枕水楼台墨翰香。
万卷缥缃承旧梦,
一灯温暖守苍黄。
潮声暗渡先锋月,
云影轻翻午夜章。
莫道钟鸣归去晚,
智光先照水云乡。
2025.9.20.于蒙自
6. 沙巴的雨
一一记美国著名华人作家张慈携女儿大米沙巴寻根的心路
2025年9月21日,海外文轩作家团从河口赴沙巴。此日,巧逢美国华人作家张慈父亲忌日。张父生于沙巴农村,少年时赴云南文山求学并于哀牢山区医院工作。后随女儿定居美国,2024年仙逝,长眠于硅谷-奥特·梅莎公墓,与乔布斯同陵。
红河缓缓流过国境线
雨丝缝补着时间的断点
桥那头是爷爷奶奶家的地摊
桥这头是父亲日思夜梦的云南
我披着的不是雨衣是经幡
垂落的每滴雨都是我的泪水泪水流淌在我的脸面
我踏着沙巴街道的每一块石阶
像他当年越过的万重山
含龙山垂下青灰色的披肩
龙湖淌着不尽的怀念
教堂在祈愿中诵念安魂篇
将未说出口的心思捻成线
我数着雨滴计算乡愁的汇率
我用乡愁连着红河
连着沙巴的每一天
父亲在邮票大的照片里永远年轻
而我早已走进了他的心田
沙巴的泥土埋着我的根系
红河的云朵连着沙巴的雨线
所有的离别都是迟到的挥手
叶落时大地才读懂漂零的酸甜
雨停时彩虹跨过两国土地
像父亲横亘一生的足迹点点
墓碑在异国面朝东方
而沙巴的雨
继续写着故乡的思念
2025.9.21.于沙巴星巴克咖啡厅
7. 梯田里的生命
当阳光切开云层
哀牢山裹上金色的外衣
哈尼人弓着的脊梁
化作大地上游走的山脊
云雾漫涨时
梯田与天际连在一起
谷穗在湿润里吐纳
稻香渗进风的间隙
而寨子的炊烟缓缓升起
半晴半雨的午后
彩虹卡进山峦的皱褶里
水珠在稻叶上转圈
东边日出西边雨丝
原来所有的生长
都懂得在光影间蓄力
月亮一次次破碎又重圆
把天梯的暗语刻进哀牢山石里
层层叠叠的绿线
缝合森林与村寨的脐系
水流沿着竹槽奔走
将祖训译成潺潺密语
蘑菇房顶无人机掠过
稻穗正丈量太阳的步履
最小的簸箕田盛满云海
最大的三亩田擎起虹霓
犁铧剖开土壤的纪年
紫米在海拔两千米处酿蜜
而逝者倚着梯田的曲线
安眠于向阳的坡地
当红米垂下头颅
山脊正把腰背绷成天梯
大地永远向上生长
哈尼的血脉在绿浪间延续
生生不息
2025.9.22.于元阳
8. 锦鲤的命数
越南老街有间御赐咖啡厅
十数方桌台在水中映影
四面围起满池的锦鲤
早失了沧浪自在的行迹
供人赏玩是它全部的命理
游人抛下饵粒 即刻探头摆尾簇聚在一起
争抢那非泥土生养的稀奇
空披着一身赤色鳞衣
小小池沼成了它存活的天地
命数早镌刻清晰
一生掀不起波涛
一生触不到深蓝海域
2025.9.23 晨于元阳县新街镇云梯酒店
9. 夜宿凤龙湾童话镇度假村
9月23日,随海外文轩作家团夜宿凤龙湾渡假村小木屋,晨起,见湖光山色,山似凤,水如龙,花香鸟语,胜似人间仙境。有感而作。
马过河湾入画屏,
凤龙山水抱云汀。
鼠尾草翻紫浪暖,
桂花香透金栗馨。
洞隐龙潭千载幻,
窗含木屋一湖清。
童话人间何处觅?
星河落处夜幽静。
2025.9.24.于昆明市寻甸县凤龙湾渡假村
10. 我和你们的影子
一一告别
2025年9月17日,海内外华人作家相聚昆明,携手主办首届世界和平诗会与第三次海外文轩会议,并组团赴红河、越南沙巴等地参观,相知恨晚。在滇池,美国著名华人作家海云提议拍照我们的影子,25日,作家们将各赴东西,伤别而作。
西山含着夕阳
滇池泛着金光
看啊
落日正把群峰倒影在水上
而我们的影子在堤岸漫游
在石块上不断地拉长
拉长
影子比身体更懂眷恋
它把告别纺成悠长的丝光
我们的影子在红河重叠
在沙巴化为雨幕悄悄落下
搭上哈尼天梯直上云霄
我们分离的影子
比肉身更懂牵挂
它把离别写成来年的重逢
那又是一场文学的碰撞
与心灵的对话
你与我的影子我们的影子
各奔东西
浪迹天涯
我们心连着心
华人永远是一家
2025.9.24.夜于昆明翠湖宾馆
11. 松山上的雕像
1944年,中国远征军打响反攻战松山战役,歼灭日军1228人,远征军付出了7773人的生命代价,松山战役标志中国抗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松山山坡上,402座中国远征军雕塑群栩栩如生,令人动容。群雕由将军方阵、娃娃兵方阵、驻印军方阵、女兵方阵、夏装、秋装、冬装方阵、老兵方阵、战马方阵、战车方阵等12个不同方阵组成。
这些塑像站在松山的山坡
我数了数
从老兵方阵
到娃娃兵哥
从女兵到将军
从战马到战车
整整四百零二个
四百零二个英雄的雕塑
就像当年远征的队伍
永远守护着这片山河
我看见
将军的眉头紧锁
我看见
娃娃兵的笑容清澈
我看见
女兵的辫梢蒙垢
我看见
战马低头思念着故土
野花在他们脚下绽放
雨水洗净岁月的斑驳
虽然他们沉默不语
整座松山都记得
都记得
记得那年烽火照天地
记得那青春化作群山巍峨
记得那每一个凝固的身影
都在向春风
向春风无声地诉说
无声地诉说
诉说
2025.9.24.于腾冲
12. 题腾冲云之舍古道酒店兼赞沈映明先生
腾冲云之舍古道酒店沈映明先生秉承先人沈万山经商之道,以抗战为主题,在酒店大厅内陈列抗战实物,设立抗战老兵接待站。2025年9月25日,我与世界华人周刊社长、和平使者张辉、美国华人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淼淼、世界和平行者胡忠恕先生入住该酒店,次日,遇见沈映明先生并与之交谈餐叙,感其情怀,作此诗。
来凤遗泽映明承,
云舍古道抗战情。
老兵驿站暖如家,
实物陈列血火凝。
多舍多得沈祖训,
抗战精神世代铭。
腾冲美景添新景,
爱国情怀耀若星。
2025年9月26日于腾冲云之舍古道酒店
13. 中国哭墙
一一致敬中国远征军
1942年,中国远征军十万将士奉命入缅作战。由于盟军未能履行约定,远征军陷入孤军奋战的困境,最终兵败缅甸,被迫分路突围,撤往印度和国内。之后,部队在滇西地区与入侵的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历经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取得松山战役的胜利,并成功收复腾冲。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的英勇事迹,在腾冲国殇墓园内修建了一座长达129米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墙上镌刻着103141位将士的姓名,他们的英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永垂不朽。
来凤山峦起伏绵长
托起一道肃穆的英名墙
十万零三千一百四十一位将士的名字
镌刻在一百二十九米长的石墙上
那是山河铸就的丰碑
那是民族记忆的悲壮
每一排密密麻麻的名字
都是永不撤退的阵仗
每一笔工整的横竖撇捺
都闪耀着忠诚的荣光
每一位英雄名字的背后
都是鲜血浸透的岁月
如怒江日夜奔流激荡
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
十万雄师奔赴缅甸战场
阻击日寇
守护滇缅血脉
解救盟军
勇于蹈火赴汤
惠通桥引爆阻敌的巨响
东进之敌折戟沉江
松山血战
拉开反攻序幕
焦土腾冲
升起胜利的朝阳
戴安澜将军壮烈殉国
孙立人将军威震异邦
每一寸收复的河山
都浸透着英雄的血浆
怒江咆哮向前
高黎贡山巍峨高昂
中国远征军
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挺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一寸山河一寸血
十万英魂一堵墙
这是中国远征军不朽的勋章
更是人类和平永恒的守望
2025年9月27日起笔于腾冲机场,续写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于飞往武汉的飞机上
14..北清赋
夫天地育才,山河钟秀;滇池潋滟,西山嵯峨。盘龙江畔,涌千载文澜;双塔影中,启万象星河。有学府巍然,承北大之自由,融清华之刚毅,秉“三为”宏愿:为师生拓天地,为邦国铸脊梁,为苍生谋永福。应校长马丽华之约,兹作北清之赋,以彰其志。
若夫黉门气象,庠序风华。思想无疆,兼容并包如沧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似昆仑。梦想为舟,信念为楫;创新为火,感恩为泉。友善合作,诚信包容如春煦;遵规尽责,荣誉奉献似秋霜。更以爱国为魂,劳动为骨,育栋梁之材,成复兴之器——此北清精神之所系也。
至若育人范式,独具匠心。四维并举:理想悬北斗,品德润芝兰,能力淬金石,素养涵虹霓。一生一案,因材施教若良医切脉;三表一清单,精准施策如巧匠雕琼。名校学者擎智慧明烛,战略宗师绘宏图远略。遂使人文底蕴接千载,科学精神探九霄,责任担当扛鼎鼐,实践创新破天机。
观其特色课程,五育灿然。快乐课堂,启心扉于妙趣;梦想教育,种鲲鹏于少年。世界冠军摇篮里,双冠荣耀震寰宇;三陶兄弟锋芒露,健儿气概贯长虹。更见樱雪纷飞大道,蓝花楹紫映操场,月季叠锦,桂子浮金,石榴燃火,紫薇垂霞,杜鹃啼玉,兰园沁雪——四时花语皆成教化,万物生机尽是文章。
嗟乎!北清之道,在明德,在亲生,在止于至善。教学相长,铸知识能力素养之闭环;心理建设,润考试升沉得失之云烟。所谓“能适应未来社会,能担当民族大任”者,非唯课卷之功,实乃全人之育也。
歌曰:推陈出新兮 万象融,今赋北清 兮志峥嵘。盘龙水阔兮育青骢,双塔云高兮栖彩凤。自由兼容兮吞云海,自强厚德兮贯长虹。
丽华缤纷兮润弦诵,英才辈出兮耀苍穹。愿此芳园兮千秋盛,与国无疆兮天下同!
乙巳年秋于七彩云南
